历史名人

明朝三大才子是哪三位其实分别是a hrefp0347-537html target_blank解缙a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明朝的三大才子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明朝的三大才子都分别是谁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话说这个明朝的三大才子结局一个比一个惨,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

明朝三大才子是哪三位?其实分别是:解缙、杨慎、徐渭。

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三人最强。其中解缙最有才华,杨慎最为博学,徐渭涉猎最广。

1、解缙在雪地中被活活冻死

解缙是朱元璋时期的人物,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的官场。朱元璋对他十分器重,曾说过“我和你从道义上是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

混过官场或者国企的人应该都明白,领导这么说也就真的只是说说而已,不料解缙当了真,第二天就呈上,对朝廷政策进行了一番评论。朱元璋看后,称赞解缙很有才华,“大明第一才子”的称号由此而来。

这下解缙更来劲了,不久再次呈上《太平十策》进言。这次,朱元璋就有些不高兴了,合着上次我说话的弦外之音你没听出来啊?说你有才华,并不是说你提的意见就是对的,你老是批评朝廷政策,是不是觉得我这个皇帝干得不咋样啊?

然而,解缙不仅得罪了皇帝,还得罪了同僚。他自恃才华,对他的同僚们都有些看不起,搞得大家都不喜欢他,经常有人在朱元璋面前说他的坏话。

这还不算完,解缙昏了头,竟然代笔上书为李善长鸣冤。李善长是大明建国第一功臣,被朱元璋以谋反罪满门抄斩了,这其中当然主要是斗争的原因,内情非常复杂,咱们这里不细说,但这个案子可是朱元璋亲自定下来的,你解缙居然敢替李善长鸣冤,岂不是当面指责朱元璋错了?

不过,朱元璋还算是有涵养的,他觉得解缙这个人虽然有才华,但是脑子有点不清楚,所以就把解缙的父亲叫到了京城,让他把儿子领回去,等十年之后再来为朝廷效力。

哪知道没到十年,七年后朱元璋就病逝了,解缙赶紧进京奔丧,和解缙有嫌隙的袁泰乘机攻击解缙,谁让你来的,你母亲死了还没埋葬,父亲都九十岁了,你不在家来这干啥?于是,当时的建文帝朱允炆把解缙贬到现在甘肃那片当了闲职。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当了皇帝,这才把解缙召回了京师,担任翰林侍读。不久后,朱棣组建内阁,解缙成为第一任内阁首辅,期间还主编了《永乐大典》。

解缙东山再起之后,仍旧改不了脑子不清楚的毛病,掺和进了朱棣儿子争储的斗争之中。朱棣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是朱元璋亲自定下来的燕王世子,本来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人选。但朱棣瞧不上这个肥胖、懦弱的儿子,反而喜欢武艺高强、能征善战的二儿子朱高煦,因此一直犹豫不决。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解缙旗帜鲜明地支持朱高炽,说了很多理由,但朱棣其实心里是偏向朱高煦的,所以一直不表态。最终,解缙说了三个字,“好圣孙!”一锤定音,朱棣当即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

为啥这三个字这么管用呢?原来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非常优秀,朱棣也十分喜欢这个孙子,如果传位给朱高炽,将来必定是朱瞻基继位,那么至少可以保三代无忧。这和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传位给白痴儿子司马衷的理由一样,也是为了将来能传位给优秀的孙子。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被朱高煦知道了。你想解缙坏了他的好事,他能不恨解缙吗?于是就找机会报仇。恰好有一次解缙入京奏事,朱棣到草原上打仗不在家,解缙就向太子朱高炽汇报了。这事被朱高煦抓住,诬陷解缙私见太子,无人臣之礼。朱棣大怒,下旨将其治罪,下了诏狱。

其实,朱棣也不见得对解缙有多恨,因为他把解缙关起来之后,就把这事给忘了,解缙在牢里一住就是五年。直到有一次,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向朱棣汇报工作,其中提到了解缙的名字,朱棣很奇怪地问了一句,“这个人还活着呢?”

纪纲揣摩上意,这是不想让解缙活着啊。于是,当晚便进入狱中,将解缙灌醉,然后拖到外面雪地里埋了起来,很快解缙就被活活冻死了,死时年仅47岁。

2、杨慎后半生被流放充军

《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杨慎写的。

杨慎是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人物。杨慎有多厉害,举个例子。杨慎21岁的时候参加科考,卷子被评定为第一名,但不料蜡烛烛花掉在卷子上,被烧了,因此名落孙山。过了三年,杨慎再去参加科考,仍旧是第一名,高中状元。

杨慎的父亲杨廷和是当时的内阁首辅,老子当大官,儿子中状元,怎么看都像是有暗箱操作的嫌疑,所以历朝历代,重臣的儿子极少有中状元的,就是为了避嫌。但杨慎这个状元,却没有任何御史,因为大家都觉得,杨慎的才华是真的高,中状元是实至名归。

杨慎高中状元后,翰林院修撰。在正德年间的表现,没什么可说的,中间曾因不满武宗的荒唐,愤而辞官,但世宗即位后就又回来了。

世宗就是著名的嘉靖皇帝。武宗死的时候年仅31岁,没有留下子嗣,也没有亲兄弟,只好按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规定,从堂兄弟里选,最终首辅杨廷和和张太后确定了下一任皇帝的人员,就是兴献王之子朱厚熜。

嘉靖号称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继位之后和大臣们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几年的大礼议之争,这个事件同样很复杂,简单说的话,就是按照规定,嘉靖要想继位,就得认武宗的父亲孝宗为亲爹,改叫自己已死的亲爹为叔叔,但嘉庆不同意,非要封自己的亲爹为皇帝,并且还要进入太庙。

这事放到现在来说,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古代这是头等大事,为此嘉靖和大臣们进行了激烈交锋,首辅杨廷和为此不得不辞官回归故里,杨慎也想跟着父亲回老家,一再上书要求辞职,可嘉靖不同意。

嘉靖三年(1524)七月,嘉靖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杨慎义愤填膺,振臂高呼,“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接着就带着包括九卿、翰林、给事中、御使等二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大呼太祖高皇帝、孝宗皇帝,哭声震天。

这就相当于挑战皇帝权威啊!嘉靖震怒,派了锦衣卫去抓人,四品以上的夺俸,五品及以下的官员全部抓入诏狱,后来还打了板子,有七人被当场打死。杨慎作为领头人也被施以廷杖,并且还被打了两次,差点被打死,然后杨慎被削职为民,充戍边疆,史称“左顺门案”。

杨慎被发配到了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但他并未因环境恶劣、生活困苦而消沉,而是寄情山水,而且悉心著述。由于地处偏远,没有资料可以查阅,所以杨慎的著作,大多是完全凭借他的记忆写成的。现代人在评价杨慎的著作时,经常指责其中有错误,可你想想,在当时的条件下,杨慎能够仅凭记忆就写出了著作四百余种,已经可以算得上一个奇迹了。

嘉靖是一个很记仇的人,他在位期间六次大赦,杨慎本来都在被赦免之列,但嘉靖都将其排除在外。到了杨慎满六十岁的时候,本来按照规定是可以回到家乡的,但是却没有官员敢为杨慎办理手续。因此,除了嘉靖八年杨慎为父亲杨廷和奔丧之外,再也没回到过家乡。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六日,杨慎在昆明病逝,时年七十二岁,死后终于归葬故乡,《明史》本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3、徐渭九次,下狱论死,却活到了七十三岁

徐渭也是嘉靖年间人,年龄比杨慎小33岁,嘉靖当皇帝的时候,徐渭才刚刚出生。

徐渭是明朝三大才子中涉猎最广的人,不仅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戏曲家,而且还是一个军事家。

他的童年十分不幸,出生百日父亲便去世了,生母是个小妾,被父亲的正妻赶出了家门,所以徐渭在家中的地位低下,也可以说是寄人篱下。

不过徐渭聪颖异常,文思敏捷,六岁读书,九岁能文,当地的绅士们都称之为神童。但是和杨慎相比,徐渭的科考之路却很不顺,20岁才考中秀才,此后竟然连举人也没考上过。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进犯浙闽沿海,徐渭这时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幕后积极出谋划策,很快便引起了浙江巡抚胡宗宪的注意。我们今天说起抗倭名将来,大概只记得一个戚继光,实际上抗倭功劳最大的是胡宗宪,戚继光还是胡宗宪的手下。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升任浙闽总督的胡宗宪,经过多次相邀,终于将徐渭招入幕府,充当幕僚。

当时的倭寇本身人数并不多,但是却勾结了内地的海盗,危害极大,最主要的两股力量就是徐海和汪直。胡宗宪先后用计擒获了徐海,招抚了汪直,背后为其出谋划策的就是徐渭。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宪被逮入狱,并死于狱中,临死前留下了“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绝命诗。关于胡宗宪被诬陷致死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我们这里也不展开说了,但徐渭受此刺激,更担忧自己受到,于是对人生彻底失望,以至发狂,简单说就是疯了。

疯了后的徐渭先后九次,比如他曾拔下壁柱上的铁钉击入耳窍,流血如迸,医治数月才痊愈。后又用椎击肾囊,但也没死,不得不说真的是命大。

在一次狂病发作中,徐渭因怀疑继妻张氏不贞,将其杀死,因此被关入监牢,按罪论死。但经友人说情,暗中操作,始终没有执行。七年后,明穆宗朱载坖继位大赦,徐渭才得以出狱。

坐了七年监狱,徐渭的疯病倒是好了大半,出狱后开始到处旅游。但到了晚年,贫病交加,所蓄书籍数千卷变卖殆尽,甚至有时候连饭也吃不上。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徐渭在穷困潦倒中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去世时,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

4、综上所述

明朝三大才子的下场都不好,其原因虽然各有不同,但却都是因为参与了斗争,并且最终失败而导致了惨死或者穷困潦倒的后半生,这也是古往今来所有才子共同的悲哀,一身才华,想要报效国家,就必然要入朝为官,做官必然就要参与官场的争斗,而才子们恰恰不擅长的就是官场争斗。仔细回想一下,凡是参与了的才子,有哪一个是得到好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