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漠北是如何纳入清朝版图的

对于沈荩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晚清时期的一名记者,但是在当时针对反清也是作出了相应的努力和贡献。但是最后却被满清政府给杖杀了。沈荩死了之后对于清朝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到底造成了什么影响吧!

1、沈荩的死对清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沈荩惨死狱中的消息传出后,激起国内的普遍愤慨,数百名记者在上海集会公开悼念沈荩。而香港《中国日报》更是以无比悲愤的笔触写道“沈君之死,鬼神为之号泣,志士为之饮血,各国公使为之震动,中西报纸为之传扬,是君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西方界对慈禧太后的暴行同样深感愤怒,跟沈荩私交甚笃的《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毫不客气地将她称之为“那个该杀的凶恶老妇人”,并在此后不遗余力地谴责沙俄,并鼓动日本与其开战。而各国公使夫人在觐见慈禧太后时,也都对沈荩之死表达异议。面对洋人的诘难,慈禧太后理屈词穷,只能公开表达“悔意”,并保证此后再不会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沈荩事件”后,清廷在钳制言论、活动中,有了更多的顾虑,再不能像从前那般残酷。为体现清廷的“仁慈”,慈禧太后在1905年颁布懿旨,宣布废除凌迟、枭首等酷刑,后来又颁布《大清报律》及其相关的新闻行业法规,使得当时的中国渐渐趋向近代文明,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2、慈溪杀沈荩后悔了吗

如果说清政府可以无视国人的愤怒,但“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的满清政府,对外国人的声音可不敢视而不见。

慈禧太后后悔自己杖毙沈荩,而让“友邦”们对她口诛笔伐,不止一次在与外国公使夫人面前表示“悔意”,实际上是不是真的后悔了,明眼人都知道。

沈荩的死,让满清政府在压力下先后废除了凌迟、枭首和戮尸等酷刑,一些近代中国的法律的制定也在此后提上了日程。

沈荩的名字,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