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历史英雄的斗争智慧比作化干戈为玉帛
[语出]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奠基者,他继承了舜的天命。在古籍记载中,大禹活到了百岁高龄,最终在会稽山得以安葬。大禹是夏后氏部落首领鲧的儿子,被尊为颛顼曾孙,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君。
大禹从小便随父亲东迁至中原。当时尧帝封鲧为崇伯,让他治理水患。然而,由于治水工作需要强大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这让鲧的地位迅速上升到几乎可以挑战“禅让制度”的地步。尧帝看到了这一威胁,便借故处死了鲧,并推荐他的儿子大禹接替父职。大禹深知这是个陷阱,因此他勤劳自守、节俭生活,一直不忘初心,以身作则。他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为平息洪水而努力工作,在外面居住十三年,只回到家一次。
除了这些,大禹还非常谦虚,不愿意占据任何权力。他将地域划分成九州,并且鼓励人们种植稻米和杂粮,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这一系列措施使得整个国家变得富足与繁荣,每个人都能储备好几年的粮食,而国家库存也足够多用几十年。此时,大众对他的忠诚和贤明感到敬佩,都纷纷归附于他。在涂山举行的大型会议上,有数万人带着珍宝前来致敬。大禹因其卓越表现,被舜任命为继承人,即便舜老了,也没有犹豫地把帝位传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