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世界历史是如何形成的军事理论鼻祖克劳塞维茨

在那一年,11月16日,普鲁士王国的将军因疾病而离世,他的名字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那个名叫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人,被后人誉为《战争论》的作者。他于1780年出生于一个税务官家庭,从小便对军事充满了热情。在他12岁时,就参加了普鲁士军队,并在13岁时踏上了与法国作战的战场,不久便晋升为少尉。

1801年,他进入柏林陆军大学深造,在那里他刻苦攻读,勤于思考,最终获得了校长沙恩霍尔斯特将军的赏识。毕业后,他被推荐到奥古斯特亲王的部队担任副官。在当时,反法同盟各国和拿破仑的大力帝国正进行着激烈的征战。1806年的耶拿和奥尔施塔特两大战役中,普鲁士遭遇惨败,他也因此被俘。但是,当他在翌年被释放回国后,他深感现有军事制度无法适应现代战争,因此积极参与了普鲁士军队改革工作。

1810年,克劳塞维茨成为柏林陆军大学的一名教官,在此期间,他撰写了《軍事訓練概論》等著作,并教授普鲁士王太子关于軍事学课程。在1812年的某个时候,由于国家政策与个人信仰之间产生冲突,使得他辞去了教职职位,并投身反抗拿破仑统治的事业。当拿破仑最终失败之后,他又重返 普鲁士軍隊,並致力於研究戰爭理論;至1818年時已經成為一名將軍,並擔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直至1844年去世前夕。

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以及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对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和他的军事理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尽管他对法国大革命持批评态度,但同时也认识到了这场革命所引起的地缘政治变化,以及它如何挑战旧有的封建主义传统。他对于这些变革提出了一系列尖锐批判,同时也展现出了资产阶级中庸思想与进步观念之间复杂关系。

然而,这些思想仍然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以及潜移默化中的主权主义色彩。他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哲学家的唯心主义哲学。这使得他的分析具有独到的视角,将战争看作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事实,而不是社会经济结构或历史发展的一个部分。

《战争论》中最重要的是,它提出了几条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兵力;发挥突然性、快速性和决断性;有效利用既得成果。此外,《战争论》还强调精神因素在决定胜负中的作用,如统帅能力、战斗意志及其民族精神。不过,由于没有明确揭示精神因素来源及民众角色,因此其对于这种“精神力量”的理解有些片面且过分夸张。而这一点,也是列宁曾经高度评价其论点之余,也对其不足之处持批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