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定情信物有十三种属于历史资料四年级上册内容之一
以下是对这些定情信物的介绍:
同心锁: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勇敢的后生为了与爱情相守,不惧前方追兵和后方堵截,用力一跳,一同飞身从高山之巅跃下,只留下两把石锁相连。这是一个美丽的寓言,一个虔诚的祈愿,也是一份永恒不变的情感承诺。
红豆:据说,在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因思念而哭于大树下。泪水化为红豆,这些红豆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大树结满了红豆,从此人们称之为“相思豆”。红豆作为相思寄托之物,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
梳子:在我国古时候,将梳子送给恋人代表私订终身,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这也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以及爱意的传递。因此,不少地方有了情人之间送梳子的习俗。
罗帕:罗帕是一种较为私密的情侣间交流工具,它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的心绪。“女子手执罗帕巧笑嫣然”,想那女子伫立于万花丛中借着帕角暗送秋波,让人怜爱之意顿生。
香囊:香囊又称香包、香缨、香袋等,以适父母舅姑。此外,由于香囊随身可携,可用来表达衷肠。在《晋书》记载的一段佳话中,小女贾午以西域香料赠予幕僚韩寿,这也是使用香囊表达心意的一个例证。
玉佩: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作温润如玉的人品象征。《诗经》中的“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即是如此。而在婚礼上,将美玉缀于罗缨上,则更显得庄重和神圣。
缠臂金:这是一种我国女性戴在臂上的装饰,它由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无论从何角度看,都像是多个手镯,但实际上却只有一根金属条。这反映出了当时女性对细节处理上的精致和审美观念上的独特性。
耳环:耳环则是早期记录见于《山海经》的穿耳以鎼,而三国时期诸葛恪还提到穿耳贯珠。在清初李笠翁笔下的作品中,他将简单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者称为络索,这反映出不同时代对于珠宝审美观念的变化。
钗(玳瑁钗):钗除了用于固定发髻外,也被用作珍贵礼物。在离别时,如果一方将头上的钗分给另一方,那么双方可以通过重合钗来表示彼此未变的心意,如白居易词中的“宝钗分”、“黄金合分钿”。
10-13 定情信物(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