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十三种定情信物祖国历史简介中的自然风光
同心锁:伉俪曾盟金石约,生死誓结同心锁。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善良的女孩和忠厚的后生相爱了,可是做商人的父亲不想让女儿过穷苦的日子,偏偏把她许给官家的公子。婚期来临的时候,后生勇敢地抢出了新娘逃到了山里。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之际,他们挽着手从山上飞身跳了下去,只留下两把锁在一起的石锁。这是一个美丽的寓言,一個虔诚的祈愿,一個永恒不变的承诺。一对相爱的人,将他们的心紧紧“锁”在一起,用一颗真挚的情感去表达这份永恒。
红豆: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古代,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小豆,这些小豆被称为相思豆,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红豆。
梳子:结发同心,以梳为礼。在中国古时候,送梳子代表私订终身,有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的意思。女子出嫁前,她们家人会用梳头时说:“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传递的一种方式。不少地方有情人之间送梳子的习俗,让这一切成为了一段温馨而甜蜜的事实。
罗帕:帕出佳人分外香,无端付与天公教。我国古代罗帕是一种私密的情信物品,它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的情感和缠绕。《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了汉高祖刘邦与吕雉之间的情事,其中提到吕雉以罗帕赠予刘邦,这背后的故事充满了深情和秘密。
香囊: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当年青年男女前往父母长辈处时,都会佩戴“衿缨”,即编织成的小巧香囊,以示敬意。而恋人们也常常用它作为礼物互赠,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此外,《晋书·贾午传》中记载了贾充的小女儿贾午与幕僚韩寿之间的一段佳话,她以西域之香赠予韩寿,而这个西域之香应该是贾午亲手装入自己的香囊里所制成,与当时社会风尚相关联。
玉佩: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在我国文化中玉具有特别的地位,被认为象征仁、智、义、礼等君子的品德。而“罗缨”则指臂钏,即女性穿戴于臂膀上的装饰,由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呈现几道圆环,不露痕迹,如同佩戴几个手镯般美丽。
缠臂金: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这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用的装饰,它通过将金属材料制作成螺旋形状并且固定在身上,可以看作是现代脖链或项链的一个变体形式,同时也是一种表达爱意的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如苏东坡《寒具》诗中的描述——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这样的描写更添了一丝醉态中的妩媚光彩。
耳环: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我国女性自远古就开始使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最早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这种珍贵的手工艺品展现了一种独特审美观念,使得耳环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同时也是现代时尚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元素之一。
钗(玳瑁钗):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这是一种珠翠或金属制成花朵造型,用来固定发髻,并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而且还能作为寄托感情的手段,比如分钗寄情,是一个典型例证。李夫人因其容貌而受宠,当武帝取下她的玉簪搔头,便名为搔头,从此形成了一句谜语:“昆明池畔柳色绿兮,更无他者乃云翃。”这背后的故事充满着皇宫里的秘密和柔情蜜意,让我们可以窥见那份深邃而复杂的人性世界。
簪(画簪):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变簪式都会伴随着新的审美趋势和文化价值观变化。当年的汉武帝宠爱李夫人,他取下的她的玉簪便成了著名的事迹,那片刻间凝聚起的是无声语言中的千言万语,也许正因为如此,这样的细节才能够塑造出一个人物,或甚至整个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