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探秘书空咄咄的典故揭秘
【出处】在东晋时期,殷中军因与桓温不和而被罢官,后来流放到信安,他每天都沉浸于书籍之中,以“咄咄怪事”四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愤慨。扬州的百姓们对此感到好奇,便悄悄观察他,他们发现他总是写着这四个字,却从未写下更多内容。这段故事出自南朝宋时的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
【解释】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在做事或说话时显得非常紧张、焦急或者很惊讶的样子。
【用法】这种成语可以作为宾语使用,也可以作为定语修饰名词,用以描述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情绪状态。它通常用于书面语言中,给人一种学者式的严肃感。
【成语故事】
在那个时代,有位名叫殷浩的人,他曾经担任扬州刺史,与大将桓温之间存在深仇大恨。王羲之,这位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对殷浩进行了劝诫。他告诉殷浩,无论如何,都应该首先考虑国家的事务,而不是纠缠私人的恩怨。但遗憾的是,殷浩没有听从王羲之的话,他带领部队北伐,但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最终被迫辞职,并且还遭到了流放。在流放期间,尽管他的生活变得平静无忧,但他的心情却始终无法平静。他通过不断地书写“咄咄怪事”四个字来表达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愤慨。而那些百姓们则暗中观察着这一切,他们发现这个被称作“咄咄怪事”的文字虽然简单,却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