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C波斯帝国权力与集权8集纪录片
《波斯帝国:权力与集权》BBC纪录片系列
在中国的世界古代史学者中,至少从大流士改革之后,波斯帝国被视为一个典型的主义王权统治国家。《世界上古史纲》一书认为,大流士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加强中央集权,实现统治”,并将省份设立为“君主对被征服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和压迫剥削的单位”。李铁匠则从波斯人历史发展角度解释了波斯帝国,其作为“囊括整个古代近东的奴隶制大帝国”。原先的行政管理机构是注定要灭亡的。大流士通过改革国家行政机构,将全国行政、军事、监察、司法大权集中到国王一人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
然而,有关古代波斯的一般印象,并不只是从近始。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古代波斯和希腊留给我们的遗产。波斯国王们自己就曾宣称,他们是帝国的统治者和立法者,军队和行政权都隶属于国王,政令通行全国。大流士在自己的铭文中就宣称,“我统治他们,他们向我交纳贡赋。凡我对他们所下的命令,他们都执行;凡我制定的法律,他们也都遵守。”他的儿子兼王位继承人薛西斯说法几乎一字不差。
早在公元前5世纪前期,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波斯人》就已经把波斯大王薛西斯政体与希腊城邦政体作为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制度对立起来。希罗多德的大历史,也不止一次地把那场冲突作为波斯人的奴役与希腊人的自由、责任之间的对抗。在讨论应如何组织政府时,大流士支持的是君主制,以国王一人独揽大权为特征。
虽然据此强调希腊人的东方主义可能赋予了古人过多现代色彩,但在希腊人心目中,确实以君主统治为基本特征。亚里士多德关于蛮族较希腊人富于奴性的说法,以及西方殖义传统,更让人们认为波斯特必然会走向衰落。不过,这些观点并不再被当代西方学者接受。
奥姆斯特德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不同于重视地方习俗而忽略中央集権的情况,一些学者更侧重于分析巴尔迪亚事件后的大流士改革及其结果,即使如此,对于是否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仍存在争议。此外,由于缺乏明确的地理划分以及未有足够清晰的地理界限,使得对于这个问题仍有更多疑问需要探索。
总之,在我们当前理解上,对于那些以为高估了地方自主性,而低估了中央集中的观点,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考察历史资料,以便准确地评估这段时期政治结构究竟如何运作。这包括考查不同级别官员之间关系,以及他们如何处理日常事务,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帝国内部运行机制及政策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