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触摸历史的辉煌初中中考必背典故速记

在古代的郑国,郑灵公元年(前605年),楚国人向郑灵公进献了一只巨大的淡水鳖——鼋。这个事件成为了后来“染指于鼎”这一成语的来源。

这天,郑国大夫公子宋和他的侍从子家一起去朝见郑灵公。在路上,公子宋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这是他占卜未来的习惯。他告诉子家,他能感受到美味即将到来。果然,在宫中,他们看到宰夫正在宰杀那只巨大的甲鱼。这只甲鱼是楚国人送给郑灵公的,是一道盛宴。

当时,厨师正在切割已经煮熟了的甲鱼。子家对此感到困惑而好奇,而公子宋则表现得非常得意,以为自己的占卜能力很准确。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巧合,因为他们并没有分到那块甲鱼吃。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准备好的鼋羹终于炖好了,郑灵公开赐给了所有的大臣们品尝,但却没有邀请到原本那么自信的公子宋。这让他感到既窘迫又愤怒,因为他曾经因为自己手指抖动而得意洋洋,现在却被忽视了。

最终,在众目睽睽之下,公子宋走到了鼎边,用食指蘸取了一点汤,然后放入口中吸吮,并且拂袖而去。这一举动不仅让大家都觉得他的行为不知礼貌,而且也激起了人们对于他的蔑视和鄙视。而这一切,最终导致了悲剧发生:由于诬陷与复仇,最终造成了国家间的矛盾和内乱,最严重的是,它甚至导致了一位君主身亡。

这种无情地追求个人利益,不顾大局、伤害国家安全的事情,被后世总结为“染指于鼎”,警示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东西,不要贪婪过多,以免引发更大的灾难。此事也告诫我们,即便是在享受美食的时候,也应该保持谦逊与尊重,不要做出会招致杀身之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