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金字塔世界历史版图演变的反复之作
在埃及金字塔的历史介绍中,胡夫死后不久,在他大金字塔附近,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这是他的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尽管它比胡夫的金字塔低3米,但由于地面稍高,因此看起来似乎比胡夫的金字塔还要高一些。这座金字塔旁边有一个雕刻着哈夫拉头部和狮子身体的大雕像,这就是著名的人面狮身像。
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他们很早就形成了“来世观念”,认为死后才是永久享受。因此,他们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装饰这些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生。法老或贵族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建造坟墓,并命令匠人以壁画和木制模型描绘他们死后继续生活的情景。
最终,伊姆荷太普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最终建成六级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金字塔雏形。这种设计被称作“马斯达巴”。左塞王之后,其他法老纷纷效仿,他们在生前修建坟墓,从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营造金字塔之风。
古埃及人将国王视为神,为他建设上天之梯,即天梯,用方尖碑表示太阳光芒,因为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光芒。每座大型黄石台都象征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在吉萨高原,有四座主要的大型黄石台,其中最大的,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所建立的大黄石台,它曾经是世界上最高建筑物之一,直到19世纪发现了更高的地球结构之前。
除了其庞大的规模外,大黄石台也因其高度精湛的手工技巧而闻名,每块巨大的石头之间没有任何粘合剂,只靠平滑磨砺得非常紧密,从未出现过裂痕或崩塌。而且,在这座庞然大器中的北侧入口处,就有一扇三角形出入口,由四块巨石砌成,其巧妙设计使得那巨大的压力均匀分散开去,而不是造成压塌。此等构思与力学原理相结合,无疑展现了当时工程师们卓越无匹的心智与技能。而今已逾千余年,那些宏伟结构依旧屹立,不仅证明了人类过去时代科技水平之先进,也成为地球上的奇迹之一,让人们赞叹不已于人类文明多么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