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生表白的话犹如党锢之祸两者交织成一段令人哀叹的历史
东汉末年,官僚与士人强烈要求变革。他们认为宦官地位低微无德,无行于宦官任内更是丢脸;外戚掌控皇权,起用亲家也应让权。这时,太学生与正直的官吏、士大夫联合起来,以反对宦官专权和朝政腐败为目标,形成了“党人”这一强大的社会力量。
党人不仅在上层批判宦官专横,还努力打击其势力。一批敢言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惩治那些不法的贵族,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宦 官们的嚣张态度,其中最显著的是司隶校尉李膺。他不畏强豪执法公正,一度诛杀大宦官张让弟弟野王令张朔,这使得宦官们暂时收敛,并因此赢得民众尊敬。
然而,对党人的恨意深藏于心。公元166年,一场冲突爆发,是关于李膺处决方士张成之子的儿子引起的,被借机诬陷。桓帝愤怒至极,将李膺等200多人逮捕。后来,由陈蕃、窦武等人的坚持下,桓帝被迫释放党人,但规定他们禁锢终身,不许再仕,这就是东汉第一次严重的“党锢之祸”。
自此以后,对党人的仇视日益加深。在汉灵帝时代,再次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169年,有告发过侯览的大山阳郡督邮张俭,被侯览诬陷结社,涉事者包括张俭、李膺、杜密等百余人遭逮捕。张俭逃亡,而其他许多都在狱中惨死。此次事件共有六七百名正直之士被害或流放或罢免,使得宦 官集团更加高傲无忌。在恐怖气氛中,即便面临巨大的压力,也有许多支持他们。这说明反抗宦 官专权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众的心声,因此广受欢迎。
黄巾起义爆发后长达20年,最终导致成千上万正派人物牺牲,“party imprisonment”宣告结束。但是,即便释放这些英雄,他们也无法挽救那已经病入肺腑且濒临崩溃的东汉王朝命运。不过,在这段混乱之前,就有一件古代铜镜展现出当时文化风貌——《羽人骑士纹铜镜》(直径19厘米):四枚乳钉之间,每个单元描绘着羽人们骑乘怪兽图案,上方一位高冠骑士策马飞驰,与龙虎并立,其旁是一片流云图案线条清晰生动,如同新作一般。而这种羽人们称仙人们骑兽图像,是东汉慕仙道精神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当时追求仙境美好生活理想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