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黄典元讲一个红色故事的传奇人生

黄典元:从蓬山书院到中山大学的学术与社会贡献

简介

黄典元(1889-1960年),字伯漠,出生于广东省廉江市塘蓬镇留村。他的早年生活充满了学问的光芒,他在广西博白的学者黄寿达先生门下接受教育,并在蓬山书院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好学的品质。寿达先生曾赞誉他为“碍申童”,预示着他未来将走上一条光辉的道路。

生平

黄典元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还考取了公费留学日本。他先后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在那里结识了一批知名人士,如郭沫若、许崇清、林儒、丁颖等。在京都帝国大学经济系深造时,他对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有着深刻理解,并受到河上肇教授影响。这段经历为他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国后,黄典元担任多个重要职位,包括广州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广州法科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教师以及政府财政部统计处处长等。在抗日战争期间,他避居广州湾并继续教学工作,不断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1952年至1954年间,随着中国高等院校改革的一系列变化,法商学校部分科系并入中山大学,黄典元继续担任教授兼财经系主任直至退休。他在教育领域有着显著成就,为培养大量财经管理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银行、货币、金融界的权威专家。

个人荣誉

新中国成立后,黄典元多次受邀参加会议,与叶剑英等领导交流意见,被选为广州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这些都证明了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1960年1月,在病逝之前,他已经是全年龄代的一个杰出人物。

著作与遗产

一生中,黄典元发表了众多论文和著作,其中包括《经济原论》、《社会政策》、《论 黄金国有及外汇国营》等专著,以及翻译作品如《货币学》、《帝国主义殖民政策》,这些成果对当时乃至未来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思想 legacy 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去探索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