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清朝雍正皇帝非情圣也每日奏折如山手不停批清朝服饰庄严气质沉稳

一、"雍正夺嫡"与"秘密建储"的传奇。"雍正夺嫡",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与太后下嫁、顺治出家、乾隆身世并列。康熙两立两废皇太子,储位悬而未决,为诸皇子提供了机会,但最初机会并不属于雍正,其母乌雅氏早年未正式封号,雍正被贵妃佟佳氏领养,但自卑情绪难以避免。然而,在诸皇子的争位斗争中,康熙渐渐看重雍正,将其置于祭祀、政务和宫事之上,并钟爱其子弘历。

在特殊时期背景下,雍正吸取储位斗争教训,便创设了秘密建储制度,将立储事项写入匣内藏于宫最高处,而另书传位密旨随带左右,以确保日后无意外争议。此制度被后来确认为清代独特的皇位传承方式,即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帝手中,无储权,只择优立储。秘密建储解决了“国本”问题及激烈矛盾,同时消除了拼死相抗的明敌,有利于关系张弛相宜。

此外,雍正在取消士绅优免特权,加强对士绅控制,如曾静吕留良案加强思想控制。而通过推广奏折制和军机处,使得皇权集中的极致达到了。“皇帝—宰相制”模式缺乏权限界定,可导致君相互侵或奸相窃弄;而奏折制和军机处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至高无上的另一面是勤政生活。影视剧常将雍正描绘为“情圣”,但这与历史不符。他忙到夜晚,不眠不休处理天下的每个细节,从未放松过。而长期劳累、压力却蚕食着他的健康,即便权力高度集中,他仍无法轻松,对自己的作为感到愀然悔之,或幻听幻视煎熬,或奔波一生后仍不安,从而留给世人许多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