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清朝房价普通人一年收入买一套房正如四年级学生写作时想象自己是历史人物穿梭在那些古老的街头巷尾之间

然而,当我们回望那段辉煌而又落寞的时代,难免会感到一丝好奇和敬畏。那么,你知道清代无论官吏还是仆人,在北京市区范围内买得起一套四间瓦房需要多少银子吗?普通人一年的收入就够买一套房子了。

更令人惊叹的是,那些被称为“连排别墅”的房屋,我们今天还能在一些古镇中见到它们,那时候没有公摊面积,这种生活空间之所以宽敞,是因为当时的人口密度远低于今天。在清朝末年人口大约4至5亿,是现在的1/3。那么,清朝房价是现在的多少呢?

最靠谱的比较,是用普通人的年收入来比,看看到底多少年的收入可以买一套房。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如果把时间倒转回到那个年代,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又是如何展开?

七个例子 由于清朝人不研究房价,所以查不到系统的材料,只能找几个例子,不知道是否能全面反映出当时的情况:例一:乾隆十六年(1751年),天津丁予范在刘家胡同二道街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处四合院,这四合院占地近一亩,盖了10间房,连买地带盖房,花了180两银子。

例二:道光十八年(1838年),天津任秀坡花200两银子,把丁予范在刘家胡同二道街开发的这套四合院接了下来,加盖了一间客房、一间门楼、三间书房、三间板房间总共投资了350两后卖出了600两。

例三:乾隆十二年(1757),北京内城西北角太平湖东(新街口)有七间半屋出售,以85两换取,如今相当于12750元人民币。

例四:乾隆十三年(1758),北京内城新帘子胡同(长安街南、新的华门与和平门之间)有四间瓦屋以70两售出,如今相当于10500元人民币。

此外,还有康熙五十七年的案件——北京大兴县北城日南坊有一所楼房屋出售,该房屋临街,有下面2室开店,上面2室住人,并加厢后厢1室共计5室销售210两;以及乾隆五十八年的案件——安徽休宁县二十都二图也有楼房屋出售,不临街,但宅基较大,有4室销售270兩;还有咸丰七年的案件——浙江山阴县三十六都三图有人卖行宫3间平屋60兩等等,他们都是按照当时流通中的米价进行计算和比较,而这些价格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简直算得上便宜极了!

为了使其更易于理解,我们将每户平均15平方米计算。如果按这样的标准,则新帘子的4間屋面积100平方米,其价值相当于4667升米,而新街道上的7.5間屋面积187.5平方米,其价值则达到30.23升米每平方米左右。这意味着即使是在那样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时候,一般家庭也能够通过一年或几年的积蓄购买到足够居住的一定面积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