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刿历史上的智谋大师像战场上的指挥官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制定出致胜的策略
曹刿:春秋时期的智谋大师,像战场上的指挥官,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制定出致胜的策略。
人物生平
长勺之战
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刚就任主政大夫的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
这时,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力。他的同乡人说:“那些每天都吃肉的人在那里谋划,你又去参与什么!”曹刿说:“吃肉的人鄙陋不灵活,不能作长远考虑。”于是入宫进见庄公。曹刿问庄公:“凭什么来作战?”庄公说:“有吃有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周遍,百姓不会服从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不敢擅自增加,祝史的祷告一定反映真实情况。”曹刿回答说:“一点诚心也不能代表一切,神明不会降福的。”庄 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完全探明底细,但必定合情合理去办。” 曹 刑回答 说: “这是为百姓尽力的一种表现,可以用这个来打一下。大发起,请让我跟着去。”
接着,他们同乘一辆兵车,与齐军在长勺展开战斗,当三通鼓响起后,他告诉庄 公可以下手了。在战斗中,由于他观察得更加深刻,最终以少胜多,大败了齐军。
战争结束后,被问及取胜之道,他回应“勇气决定成败”。因为他们过度兴奋,在第一、二次鼓声后逐渐消退,而我们正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取得了胜利。他还指出了敌人的混乱,并根据旗帜倒下的迹象判断敌方已经溃散,这使得追击更有效。
谏阻莊공
另外,在魯莊公二十三年(前671年)的夏季期间,当莊 公计划到齊國參加祭祀社神時,這是一項違反禮制的事情。這時候 曾經對莊 公進行過建議,但最終未能成功改變他的決定。他說,“禮”是用來整頓百姓生活規範和社會秩序,所以會見應該遵循一定法則;朝觐則應該依照爵位等級排列;征伐則應該根據尊敬程度進行。而且,如果國家君主舉動不符合規範,那麼後代子孫會看到什麼樣的情景?
總結而言,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軍事上,都需要有一個好的決策者,而这些决策者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这正如历史上著名的大将田单一样,他凭借一次精准无误的大计才挽救了赵国免于灭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上的这些伟大的领导者呢?他们是否真的能够像传记中描述的一样,每每都是国家命运转折点上的英雄?抑或只是偶然中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