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年龄段,鲁迅跟随母亲到乡下外婆家小住。鲁迅的外婆家在绍兴乡下,叫安桥村。这个村庄离海不远,极为偏僻。有条小河从村中流淌而过,把全村分为南北两半。当时全村大约有三十户人家,大半姓鲁,多靠种田和打鱼为生的占多数,有很少一部分人经营副业——做酒,并开一家很小的商店。就是在这里,鲁迅见识了许多更新鲜的风景和玩法儿,看到听到了“社戏”。很幸运,鲁迅能有这样新奇广阔的天地。 因为鲁迅从城里来,算是远客和贵客,所以村里有很多小朋友得到父母允许,减少了日常劳作的份量,尽情地陪着迅哥儿玩耍。玩的方式很有趣,比如掘蚯蚓伏河边钓虾呀,或是一同去放牛呀,而最大的乐事却是看社戏了。有一回,他们去邻村赵庄看戏,鲁迅日后是这样回忆的:“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待到母亲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两人一枝,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背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正是对船头的一丛松林,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就真在眼前了。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外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鲁迅13岁的那一年因祖父下狱,他和弟弟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 鲁迅这次来到舅父家中,景况和从前完全不同了,自此免不了要受一些冷淡。但是,劳动者和他们的孩子们却到处都是一样,他们依然是那么热烈,那么殷勤,前来接待从远道来避难的小客人。乡下的春天依然是美好的,罱泥船停满了河面,河两岸是青青的麦田,田埂上长着绿油油的罗汉豆。白天,大人们都到河里和田间工作去了,鲁迅就和孩子们一同玩耍,或是钓鱼,或是剥着罗汉豆。在皇甫庄和小皋埠这一带的农要的副业就是捕鱼。深夜,鱼儿都游出来了,吃食的吃食,游动的游动,捕鱼的人也在这时出动。二更以后,虾子也开始出来了。捉虾的人就划着小船,带着海兜去捞虾。天亮后,他们才吃一点冷饭团,到镇上去卖鱼虾,卖完了鱼虾才回来睡觉。但凡有一点闲时间,他们也不歇下来,而是筹划着演戏,在做戏时一显他们出色的本领。 在当时绍兴一带农村里,演戏的日子,简直多到数不清。正月的初九、初十是“灯头戏”;三月里,有“东岳大帝”生日,至迟不过二十八日就要演戏;五月十六日“王爷(土地)菩萨生日”,六月十七日“包爷爷生日”,都要演戏。七月十六日,“刘猛将军”的生日,农民们说他是“刘备的儿子”,因为到田间捉虾蜢跌死的,更要演戏。八月里,九月里,一直到年底,还要演出不少的戏。演戏和他们的生活好像是分不开的。其实,他们演戏的目的倒不尽是为了给菩萨看的,不过是借此以表示自己的愿望:人口和牲畜的平安,五谷丰收,安居乐业的和平生活;——虽然,现实的生活并不如他们所预期的那样。农民们总在迎神赛会这个属于自己的狂欢和的节日里显示才能、智慧和力量。队伍接连排成好几里路长,人群像滚滚的浪潮,席卷过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在队伍的上空招展着红的,绿的,黄的,以及各种颜色的旗幡。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里,人人都像生龙活虎一般:有耍狮子的,有玩龙船的,有踩高跷的,有的抬着抬闩阁,有的敲着锣鼓,有的扛着荷花铳,轰,轰,对着天空放它几响的。 最壮观、最辉煌的要算是目连戏了。或许借此来纪念那些在历史上曾经被封建统治阶级称为“叛贼”的英灵,和近代的参加太平天国武装斗争中牺牲了的英雄们,以及其他的一些死于非命的横死者吧,在皇甫庄,戏台就搭在村子里一块叫做“火烧场”的地方。这里据说就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之后地主阶级残杀农民的屠场。这戏从头一天的下午就做起,一直要做到第二天天亮。“ 起殇”是在太阳落尽的时候举行,台上吹起悲壮的喇叭,薄暮中,十几匹马,放在台下,一个演戏的人扮做鬼王,手执钢叉,此外还需要十几名鬼卒,普通的孩子们都可以应募。他们爬上台去,说明志愿,脸上涂沫几笔彩色,手拿钢叉,待人聚齐,就一拥上马,疾驰到野外那些无主的孤坟上,然后拔叉驰回,上了前台,一同大叫一声,将钢叉一掷,钉在台板上,责任这才完结,洗脸下台。举行了这一种仪式,就意味着那些孤魂厉鬼,已经跟着鬼王和鬼卒,前来一同看戏了。“起殇”仪式进去之后,戏文就接着开场,徐徐进行。一到“跳吊”时候,人们立刻紧张起来。台上吹起凄凉的喇叭,台中央横梁上放下一团布。看客们都屏住气,台上忽然闯出一个不穿衣裤,只有一条犊鼻裈,脸上涂了几笔粉墨的男人,这叫做“男吊”。他一登台,径奔悬布,像蜘蛛死守着蛛丝,又好像在结网,在这上面钻,挂。这之后,是“跳女吊”。台上又吹起凄凉的喇叭,不一会儿,门幕一掀,女吊——一个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出场了。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低头,垂手,弯弯曲曲的走了一个全台,内行人说,这是走了一个“心”字。然后,她将披着的头发向后一抖,人们这才看清她的面孔:石灰一样白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她两肩微耸,四顾,倾听,似惊,似喜,似怒,终于发出悲哀的声音,慢慢地唱道,“奴本是杨家女,呵呀,苦呀,天哪! “这之后的下文讲她做童养媳时备受,终于只有投环自尽了。唱完,就听到远处的哭声,也是一个女人,在含冤悲泣,准备。她惊喜万分,要去“讨替代”了,却不断突然跳出“男吊”来,主张应该他去讨,由争论而至动武,“女吊”当然敌不过他,幸而台上另有一个神——王灵官在这时出现了,一鞭打退“男吊”,放“女吊”独自去活动。鲁迅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幕,其他的场面当然也不少。从幼年时一直到后来,他记忆尤深。鲁迅认为:这个复仇性最强的“女吊”,这个最美丽的最坚强的灵魂,也就是被压迫者的复仇意志的化身。 乡村大自然的景色、与闰土等“野孩子”的生活,以及民间文艺和绘图的书,引起了鲁迅极大的兴趣与爱好,这些兴趣与爱好,看似平行,实则互相联系,都影响着他的生活与性格,以后日渐发展,都服务于他那伟大的理想。日后从事文学,表现农村的贫困,深刻揭发社会的矛盾,以及研究汉画、造像,提倡木刻,都与此相关。至于批评的眼力,也在童年开始萌芽。而从家族得来的那种公正、刚强,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他后来与逆境战斗时,又得到了发展。以上所叙述的鲁迅童年生活这一段,在鲁迅的一生中,也可以说是较为幸福的吧。这使他日后回忆起来,往往起一种美的感觉,一种向往的心情,并常从此获得创作的灵感。 可是,从13岁起,鲁迅更开始和社会有了接触,要亲自尝受人世的辛酸。 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 人们在中学都学习过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呐喊自序》和《藤野先生》,里面记载了鲁迅在日本学医,但是最后由于看到日军中国人,而附近却有许多中国人麻木围观的图片,就决心弃医从文,走上救国救民的文学道路。这张甚至改变鲁迅命运,乃至改变中国文学史、中国历史的照片是什么样的,许多人并没有见过。 据悉,鲁迅13岁那年,父亲因长期患病死亡,家境败落了下来。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自他家变穷了,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好朋友也不和他说话了,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对于他幼小的心灵的打击很大,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 1898年,18岁的鲁迅,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鲁迅于1904年到1906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而这也正好是发生日俄战争的时期(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1906年,留学日本的鲁迅观看幻灯片:一个中国人给俄军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正被砍头,一群虽强壮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正津津有味地围观。日本学生拍手欢呼万岁,声震屋瓦,深深刺痛了鲁迅,他于是愤然离开。在《呐喊?自序》里,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鲁迅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和国民性,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用“砸”文把中国人的劣根性砸个稀里哗啦,也稀巴烂。 据悉目前,在鲁迅当年就读的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当时放映的那组幻灯片已经找到,奇怪的是,却失落了鲁迅所描述的那一张。尽避有日本学者考证鲁迅所说的那张幻灯片根本不存在,甚至被当做“第一大神话”。但是,鲁迅并不会撒谎。许多学者考证出当时鲁迅看到过的幻灯片的图片就是反映日俄战争期间在现今辽宁开原拍摄的图片。 鲁迅拒客的故事 在鲁迅生前,有很多人都认为他脾气很大、多疑,自然,做他的客人就很不容易了。比如徐志摩在给周作人的信中就讲“只有令兄鲁迅先生脾气不易捉摸,怕不易调和,我们又不易与他接近”云云。当然,后来也有人讲这是谣言,比如唐?就在其《琐忆》中写到鲁迅是如何地平易近人如何地与青年一见如故。这里似乎有了两个鲁迅,那么,哪一个更真实呢? 鲁迅自己常承认自己多疑敏感,而且因为在社会是受伤颇多,所以对世人失望的成分恐怕要多于相信的成分--他自己就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所以,说鲁迅难以接近,应该比说他平易近人更接近真实。后来成为鲁迅学生与好友的冯雪峰就曾回忆,说第一次经柔石介绍见到鲁迅时,两人就几乎无话可说地在一块儿坐了半天,最后只好怏怏告辞。而鲁迅在自己的日记中也有教育部(那时他在教育部任职)某同事来自己家里“对坐良久,苦甚”的记载。当然,最直接的表现是在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鲁迅自己的叙述,他说白莽(殷夫)第一次受他邀请将《彼德裴诗集》送来供他校对时,就受到了冯雪峰当初受到的待遇,后来白莽还写信给鲁迅抱怨,说自己很悔与他见面,因为自己的话多,鲁迅的话少,天气又冷,“像受了某种威压似的”。鲁迅回信解释说初次见面说话不多,也是人之常情。从这些直接或间接的介绍来看,鲁迅当年对待客人的确不是像唐?后来写的那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倒真有些像徐志摩埋怨的那样“不易和他接近”。 在有关鲁迅的回忆中,有这么一段记录:一次一个鲁迅不愿见的人上门求见,佣人请示鲁迅,鲁迅要她告诉来人自己不在。孰料这人胸有成竹声称自己是见了鲁迅回家后才来敲门的。佣窘,回复鲁迅,鲁迅大怒,对佣人说:“你去告诉他:说我不在是对他客气!”结果那人只好怏怏而去。鲁迅有很多我们常人不及的地方,这逐客便是其中之一,要换了我们顶多捏着鼻子让他进来,赔上几小时的牺牲听他胡言乱语。而鲁迅不这样,我看不起你就直接对你讲,犯不上费时间与你周旋。这一点上与他形成对比的就是另一位新文化大师胡适。据说胡适在世之时,家里可是高朋满座,他的大门对谁都敞开,谁都可以到他那里去高谈阔论。当然,代价是他自己的时间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中国哲学史》只写了一半,《中国文学史》也只写了一半。不过,他待客热情的口碑倒的确比鲁迅好。作家李敖曾感慨胡适要把他用于应酬的工夫都用在做学问上,那他取得的成就一定要大得多。当然了,鲁迅这种拒客态度,要碰上硬要见他的人也会失败。海婴就在其《我与鲁迅七十年》一书中回忆,说有一次鲁迅卧病在床,来了一个客人敲门。佣人开门,见是一个青年,就告诉他主人身体不好,不能见客。这青年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饼一会儿,又响起了敲门声,用人打开门,见仍是这个青年,他招呼也不打,就直往楼上冲。这时,许广平正在二楼与鲁迅在一起,忙迎下来,企图挡住他不让他影响鲁迅休息。可没有用,他还是固执地冲到了鲁迅床边。什么话也没说,只在床头放下鲜花,就转身下楼去。鲁迅呢,也一言不发,只静静地看着他。这个青年就是鲁迅屡屡为他介绍报纸发表文章的徐梵澄。据海婴讲,鲁迅当时所以不理他,是因为他去德国时,鲁迅给了他许多中国的宣纸,希望他送给德国版画家以做中国造纸文化的宣传。可徐梵澄这马大哈回国时又把这些个宣纸原封不动地带回来了。鲁迅生他的气,所以不想理他。他呢,也不管这么多:反正我要见你,我就得见--管你高不高兴见我!他们二人真可谓是性情中人。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鲁迅教育他人的故事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鲁迅轶闻趣事 1 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的“南中国”文学社,希望鲁迅给他们的创刊号撰稿。鲁迅说:“文章还是你们自己先写好,我以后再写,免得人说鲁迅来到文州就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青年们说:“我们都是穷学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要刊物销路好也很容易,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 2 鲁迅的母亲识字,喜欢读中国的旧式小说。鲁迅和周作人就到处搜罗小说给她看。老太太看书很快,大约过个把星期,就会跟鲁迅要书看。《呐喊》出版之后,有人给老太太看,特别指明《故乡》一篇特别好,老太太马上戴上眼镜,开始读《故乡》。读完这篇之后,她原书交还,说:“没啥好看,我们乡间,也有这样的事情,这怎么也可以算小说呢?” 3 王森然为著名美术家、教育家兼擅文史,早年在北京求学,鲁迅为其业师。王森然1924年应杜斌丞之邀到榆林中学执教,在陕北播下和学术的种子。他写的周树人先生评传中有不少亲历亲闻的罕见材料,摘抄如下:“先生之母,喜读长篇小说,旧小说阅读殆遍,新小说之《广陵潮》,杂志中之《红玫瑰》,亦为所喜。一日,对先生云:”人家都说你底《呐喊》做的好,你拿来我看看如何?“阅毕即曰:‘我看了没有什么!’”先生事母至孝。母爱其妻,妻因先生所恶者。在北大教书时,课毕返家用餐,其妻炊粥以候;先生闻饭味即厌,怒目相向曰:‘谁所为者?’母曰:‘余所为!’先生渐渐有喜色,终则同食矣。夜晚就寝,其妻安被以俟,先生亦尝怒目相向曰:‘何用尔为?’几至裂床,母曰:‘乃余所为!’先生无语,酣然以睡。以是之故,先生上课,至独早,去至迟。尝挟书包,至大红楼前,列席棚中便饭。玉菽窝头,荞面条子,与人力车夫、卖报童子,共坐一凳,欣然大餐。有时相遇,便点头微笑,暗示来此一试,味至美也。“先生上课时,其铅笔恒置右耳上,备以更正讲义中之错字者。有时畅谈,一小时不动讲义,其笔仍置耳上不动。下课后先生至棚中吃饭,余蹒跚其行,至御河桥上,北望五龙亭,挟书伫立。先生口衔纸烟,囚发蓝衫,坐人力车过此,微笑点头,视之,其笔仍在耳上也。” 4 蒋廷黻原为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5年弃学从政,至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工作,后来任过驻苏大使。1949年政府逃,仍窃居席位,蒋长期担任代表,他谈及鲁迅:“在西北大学夏令营演讲是很辛苦的。……演讲人中有鲁迅(周树人),他后来成为名小说家,支持党。1925(应为1924——引者)年我们还闻不出他有什么味道。他曾出版过一本《中国小说史略》,……他在西安演讲的仍为他那本书中的旧套。他有点儿瘸,走起路来慢吞吞的。……有一天我看到他和一群孩子在一起玩一门青铜造的玩具炮。他告诉我,如果把一个小石子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可以弹出二十码远,像弹弓一样。他说那门玩具炮可能是唐代设计的,但他买时价钱很低,所以他不相信那是唐代的东西。我问他为什么不相信?他说:‘如果我一定说是唐代的古物,别人就一定说它不是。如果我一开始说它可能不是,就不会引起争论了。’” →鲁迅简介 →鲁迅的作品 →鲁迅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