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2013年3月27日徐元森逝世

徐元森,1926年生,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分配在上海冶金研究所工作。现为该所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委、上海市代表、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是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徐院士长期从事金属冶炼、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的研究工作,是国内外著名的集成电路专家。其“高速、超速双级数字集成电路”、“PM结隔离技术”、“800016位微处理器电路”等二十多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科院、上海市级二十项重大科研成果奖。还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二部。被评为全国及上海市劳动模范,1991年起享受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徐元森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3月27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7岁。

冶金贡献

徐元森在20世纪50年代从事钢铁冶金研究,先后在球墨铸铁及包头和攀枝花两大复杂铁矿的高温冶金物理化学问题中做出重要贡献。铸铁中含3.5%以上的石墨,约占体积的15%,呈细叶状均匀分布在铁基体之中,这使得铸铁断口呈灰色,故被称为灰口铁。铸铁坚韧不如钢,性脆,但价廉,是机械工业的主要金属材料之一。1948年英人在铁中加入少量稀土金属,使石墨由细叶状变成球粒状,称球墨铸铁,它强度近似铸钢,有韧性。后人又用镍镁合金加入铸铁,得到相似结果。

但该两种方法不符合中国国情。那时既无稀土又缺少镍,进口很贵,难以大量生产。若能在铁水中加入纯镁,可以不用镍,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操作,镁光闪闪,铁水喷溅。初期他和同事开发成铜镁合金,加入铁水时反应缓和,只要稍加安全措施即可生产。后来又成功而巧妙地将纯镁加入铁水,既安全又节省铜。

在仔细研究了球墨铸铁制造工艺和镁、铜、锰、硫、磷等元素的影响后,写成一本专著,发行全国,深得机械、造船、兵工、铁路诸行业的欢迎,进而在全国推广生产。众人称赞球墨铸铁起到了“以铁代钢、以铸代锻”的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获得国家科学奖(1956年)。

提高铁产量

中国铁矿资源不丰富,而且许多矿成分复杂。包头铁矿特别复杂,含有CaF2和稀土等十几种元素,是世界上所罕有。建国初期亟待开发,以建立包钢。CaF2进入高炉将引发许多麻烦:进入炉渣,会严重侵蚀炉衬;挥发进入煤气,会腐蚀高炉钢铁结构,影响煤气燃烧;尤其是进入废水和大气,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毒害草原牛羊,问题一大堆。

他和同事们先研究了含氟炉渣的高温物理化学性质,如熔化点、黏度、对炉衬的侵蚀和对生铁成分的影响等。后来又特地造了一个1立方米的实验高炉,包括煤气的除尘、洗涤、废水处理等附属设备。可以模拟大型高炉的冶炼全过程。他发明了一套可以从炉内不同平面测量温度、采取样品的装置,可以同时测定煤气中CO、CO2、HF、SiF4以及炉尘成分。

结合多次冶炼中所得到的各种数据,如炉料配比、炉渣、生铁、炉尘、煤气、废水的各种成分,依据物理化学分析,获得了氟在高炉内变化规律,掌握了提高生铁质量的冶炼方法,减少氟挥发的措施。1955年写成报告送,主要结论是:

①包头矿冶炼时的含氟煤气,经水洗和电除尘后,不影响它的燃烧,对大气的污染不严重,废水经处理后也不会对环境、草原和人畜造成危害。

②高氟炉渣脱硫力差,应增加石灰石以提高CaO/SiO2比,既可降低生铁中的硫含量,又可吸收煤气中HF生成CaF2。

③应采用碳砖炉衬,以免炉衬受侵蚀。

④CaF2对炉况顺行有利,可提高铁的产量。这些结论均被设计公司所采用,包钢高炉也已顺利生产了数十年。

1981年中国冶金专家在评论该项科研成果时认为,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开拓性工作,也是出类拔萃的”。于198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后来的含氟炉渣和HF—H2O的高温平衡研究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