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平颜氏家训的治家思想与当代启示
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公认在历代的家训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作者: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家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结构,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家庭观念历来为中华民族所重视,所谓“家、国、天下”,治家先于治国,家庭的安稳是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家训,包括庭训、庭诰、家戒、家范、家法等形式,主要内容是父祖辈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的教诲和训示,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历史,包含丰富的伦理规范以及社会道德思想。古人通过家训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家庭教育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家训作为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载体,在中国数千年的社会传承中延续,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公认在历代的家训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七卷二十篇颜氏家训中包括了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智慧,如《教子》篇专门讲如何教育子女,《治家》篇讲如何治理家庭、维持门风,《勉学》篇告诫子孙要努力读书等。《颜氏家训》中的许多教育理念对于今天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颜氏家训》的由来与传承
颜氏家族是孔子最喜欢的颜回的后代,汉末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士 族。山东琅琊颜氏家族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上百个门阀士族之一[1]。这个家族一直很昌盛,在曹魏时,颜家就出了几个两千石的大官,东晋时的颜含做到了侍中、国子祭酒、封西平靖侯。颜之推(公元531年~约公元595年)就是颜含的九世孙。
颜之推出生在南朝梁代的江陵,二十三岁时北朝的西魏军攻陷江陵,他那时已在梁朝为官,因而被俘,遣送西魏。两年后他举家冒险逃亡北齐,想假道北齐返回江南,不料又碰到陈霸先废梁自立,建立了陈朝,于是他只好留在北齐。二十年后北齐为北周所亡,他又入周,四年后隋代周,他又入隋。颜之推一生经历了南梁、北齐、北周、隋四个朝代,在四个朝代都做过官。其中,以在北齐做官的时间最长,达二十年之久,为黄门侍郎,官位也最清显,所以《颜氏家训》一书他自署“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
颜之推写这本书,是希望能给自己的子孙一些有益的训诫。他尤其感慨,颜氏家族虽然素来“风教整密”,但是他自己因为九岁就遭到家难,父亲过世,没有受到严格的管教,长大后养成一些坏习惯,经过长久的磨练才改掉。他说自己“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意思是,经常在心里跟嘴巴作对,理智与情感冲突,夜里觉察到白天的不对,今天追悔昨日的失误,自己哀怜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以至于落到这种境地,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再蹈覆辙:“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可以说,《颜氏家训》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深思熟虑的产物,包含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颜之推的三个儿子颜思鲁、颜愍楚、颜游秦,四个孙子颜师古、颜相时、颜勤礼、颜育德,都很有名气。尤其是颜之推的嫡长孙颜师古,更是唐代最著名的音韵学家、训诂学家和文学家。颜之推四世孙颜昭甫、五世孙颜元孙、颜惟贞均属名家。六世孙有名的更多,尤为“颜氏三卿”——颜真卿、颜杲卿、颜春卿更为显赫。颜真卿受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谥号“文忠”;颜杲卿被封为常山公,谥号“忠节”,二人并称“双忠”。
2、《颜氏家训》中教育的目的和原则
关于教育的目的,《颜氏家训》中提到“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尔”,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就在于使学者“多知明达”。所谓“多知”,就是见多识广,知识丰富;所谓“明达”,就是明辨是非,通达事理。前者是知识问题,后者是能力问题。而“开心明目,利于行尔”,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将其所学体现于行动之中。教育和学习的目的在于使人既能“修身”“为己”,又能“行道”“利世”,而善于“为己”,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效地“利世”,以至于治国平天下,“为己”是“利世”的基本前提,“利世”则是“为己”的更高目的。可见,《颜氏家训》培养孩子的目的兼具修己明理和传道济世;修己明理为了做个君子,而传道济世则是更大的理念,要为天下、为百姓做贡献,是从小我到大我的境界提升,是内外兼修的模式,内有修养,外有天下之心。
《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理念可以总结为三大原则。
原则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颜氏家训·教子》中提到,“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意思是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诲,叫做就做,叫不做就不去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颜氏家训》中引用了孔子的名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汉书•贾谊传》),意思就是一个人小时候所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就会和天生的一样牢固。儿童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早期习惯的养成是一种能力储备,为孩子的将来积蓄潜能。颜之推以自身的例子教育后人,说自己年幼失去父母,由哥哥抚养,他有仁爱而少威严,引导启示并不严切。小时候虽然诗书也读了,礼乐也接触了,可是没有形成一些好的习惯,等长大了之后,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问题。比如“肆欲轻言,不修边幅”,成年后虽然想要改正,但“习若自然,卒难洗荡”,这时候再改就非常困难了。所以,良好习惯的培养、训练和教育一定得及早进行。
除了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还需要具备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中国古代的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必以正”的观念,正念、正心、正气,强调一个“正”字。正念,教育必须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教育理念;正心,学习修养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具备对所学知识的诚意;正气,要有光明正大的作风,坦荡正义的气节。
原则二:守道待时,不可躁竞
《颜氏家训》里有一个故事:“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发生五胡乱华。当时北朝的政权掌权的是鲜卑族。北齐一个政府官员有一个儿子,已经长到十七岁,非常知书达礼,学鲜卑语,会弹琵琶。官员想等将来他稍微学有所成了,就把他送到鲜卑族领导面前,秀一秀琵琶,秀一秀鲜卑语,要是得到领导的宠爱,那孩子以后的前途就有保障了。颜之推对这个想法的态度是低下头,什么都没说,没有回应。然后又说,“异哉,此人之教子也!”意思是太奇怪了,哪有这么教育自己儿子的。“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要是因为做这件事情能做到卿相大夫、部长、宰相这样的官职,我也不愿让孩子们去做。
在这里,颜之推想表达的是功利教育的不可取。他反对两件事,第一,攀龙附凤,攀附权贵;第二,哗众取宠,让大家夸你。他不反对学琴,不反对学外语,他反对的是以学琴和学外语作为方式,去攀附,去哗众。在他的理念中,一个人的品格、价值观和动机,是一定要端正的。要对孩子先进行品格教育,再进行技能教育。技能教育晚一点没关系,但品格教育要是晚了,就会出问题。
在品格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同情心启蒙。现代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1]。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孩子的七岁以前被称为前道德判断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个孩子有怎样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和价值观输入,将来他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倾向就会朝那个方向发展。而在所有的价值观输入当中,同情心是最简单、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孩子在前道德判断阶段具备同情心,是将来产生善良、正义、忠诚、仁爱、分享、责任等这些优秀人格品质的基础。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庭教育中往往容易过分强调技能教育、竞争教育、社会压力教育。其实,家庭教育的万里长征第一步应该是同情心教育。如果家长整天跟孩子灌输,周围的同学都是对手,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这样的社会是残酷的,人生是痛苦的。如果孩子们没有了同情心,很多可怕的东西就会产生,他们的人生就会失控。
原则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成长环境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历来受到中国教育的重视。《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引用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良好的环境造就良好的品质。此外,荀子《劝学》中还有一句,“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选居住地,要看周围小区环境以及邻里关系;交朋友,要看这个人的思想素养以及道德品质。
《颜氏家训》提到:“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溃陶染,言笑举动,无心於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这句话中有个关键词,叫“潜移暗化”,通常叫潜移默化,现代教育理念中,称之为浸润教育。不是指责和逼迫,而是通过环境营造、行为引导、榜样示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教育的影响力。
现代心理学有一个研究,想让一个孩子热爱学习,以下有几个方法哪个最有效?第一,每天检查作业;第二,家里有大量图书;第三,家里有个家长,每天都在学习。研究发现,家中有个每天学习的家长效果最好。可见,在家庭教育中,榜样是最重要的,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榜样。如果父母做到位了,父母展示到位了,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会做到。
3、《颜氏家训》对当代的启示
当前,我国同时面临、经济、文化的三重转型。在这场被称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转型进程中,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带来各种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过分重视经济建设造成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传统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在转型期社会普遍存在的压力与迷茫中,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现代家庭教育的根本困境在于社会普遍价值物质化情景之下,对于教育的基本功能,以及人文和精神层面关注的缺失。因此,对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精神的传承显得尤其重要,《颜氏家训》对于中国当代社会有着以下启示。
(一)重视早期教育 把握好家庭教育的角色
家庭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场所,《颜氏家训》非常重视家庭的教育功能,特别强调要重视早期教育。提到“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古者圣王,夏商周三代都重视胎教。武王伐纣,大禹治水,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有胎教了。古人的胎教理念,用一个词来概括,叫外向内感,特别强调一点,孕妇精神要舒畅,母亲的情绪状态对孩子的发育非常重要。母亲做好胎教有四个要素,一是行为举止要端正;二是生活环境要美好;三是日常饮食要适当;四是眼耳视听要优美。
此外,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教育也有重要影响。在《序致》中,颜之推提出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同样的话,相互间有感情基础的人说出来最能够让别人信服;同样的命令让别人做事,让人服气的那个人的命令最容易得到执行。这叫角色影响力,做父母的,不要以为先贤圣哲说的道理,让孩子背会了孩子就能够做到。因为年代久远,孩子虽然对他们有权威认同,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感情认同,执行的效果往往还是不好。所以,教育孩子,需要掌握好说教的角色,尤其是父母。
在家庭教育中,哪个角色说话最合适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原则,三字经里有说“养不教,父之过”。在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很多要求、很多话,都应该由父亲来说,这个教育角色是最到位的。然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多孩子在家不愿意听父母的话,但是到了学校老师讲话他就听。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分工有所不同,但现在家长忙于工作,导致许多该由家庭完成的教育内容,被转移到了学校里;第二,一些本应该由学校完成的教育,本应该由学校老师说的话,父母说是不合适的,父母说得多了,反而引起孩子的反感。然而,那些本应该由父母来说的话由学校老师说了,表面看起来对孩子有一定威慑力,但不一定就起作用,孩子内心未必就接受的。
一般说来,有三种话最适合父母来说。第一种,提出自我管理的要求,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手绢自己洗,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书包自己背着,自己的饭自己吃。第二种,聊聊感情的话题,和孩子谈谈如何处理感情问题。第三种,传授为人处世的经验,和孩子谈谈跟人交往沟通交流的技巧,提升他的社会技能,这方面的话父母说要比老师说,或者外人说更有威力。总之,父母要关注孩子的人格成长,有关人生、有关幸福、有关如何做人的事情,父母应该多和孩子说说。要注意采用孩子接受的方式来沟通和引导,需要注意身教胜于言传,把提要求变成提供支持,目前很多家长和老师习惯于用指责和控诉代替支持引导,这是不对的。
当前社会的家庭教育存在忽略个体差别,通过比较、排名等方式过分向成绩领先的孩子看齐的现象,这也是存在问题的。孩子的成长存在个体差异,教育要“守道待时”,把握住成长的关键期,不可拔苗助长。《颜氏家训》还提到父母要有公平的心,偏爱和偏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在现代教育中,这种观点可以进一步引申为要尊重孩子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要用多元化、多样化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缺点。现代社会是多元的社会,成功的路径不止一条,有多少张脸就有多少个成功的模式,有多少名字就有多少条幸福的道路。
(二)“教”重于“养” 品格教育重于技能培养
现代社会中,家庭、学校、社会是教育的三个主要场所。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教育主要由学校和社会来完成,使得许多家长偏重于“养”,不偏重于“教”。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极尽所能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满足,认为教育是学校和社会的事情。这其实是不对的,对于孩子的教育培养,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更应该是由家长来完成的事情。
除了“养”与“教”之间的失衡之外,现代许多父母还容易犯一个错误的教育观点,就是过分强调对孩子知识技能的培养,从幼儿园开始就上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这也是不对的,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孩子人格和品行的培养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成长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学习,孩子需要通过个性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积累为人处世方面的经验,从人格上实现成长。
正如《颜氏家训》中也谈到“汝曹宜以传业扬名为务,不可顾恋朽壤”,教育后人要做事业,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修身扬名,要传道立事,这样才能不愧于生命、不愧于祖先、不愧于后人。所以,现代家庭教育不仅应该关注孩子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品格培养,要给孩子讲讲人生的问题,讲讲生命的意义,讲讲如何过好这两万多天,如何真正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
(三)学会修身养性 保持饮食起居的规律
《颜氏家训》里面有一篇专门讲养生的内容。养生和教育的目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养生的本质是一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所以,这些内容对现代人也是十分有用的。
颜之推提到一个问题,神仙之法这事儿是否可靠?颜之推做了一个比喻说“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学这个的人特别多,但是没有几个人修成。所以,他认为这个事情不要去追究,不要去贪恋,大家只要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能活到自然寿命,平安幸福过一生就行了,不要太羡慕那些神仙之道。
关于一个人怎么样调整好自己的生活,《颜氏家训·养生篇》中提到“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饮食,将饵药物”,养生除了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起居方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爱养神明,调护气息”。在《黄帝内经》中,岐伯跟黄帝有一段对话,黄帝问:人得何而生,失何而死?岐伯说:人得神而生,失神而死。守神了就不得病,乱神就会得病。首先,爱养神明就是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要把自己的情绪调舒畅了。颜之推在人生起落沉浮当中发现,内心的平和,以及心情的舒畅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每天应该清理烦恼,把心灵的垃圾都清掉,让心灵像初生的太阳一样,保持干净温暖的状态。另外,还要认真调护气息,世界上所有的,从瑜伽到太极、、八卦、坐禅、,本质都是调呼吸。调呼吸很简单,我们大家只要放松地坐在一个地方,慢慢静下来,让自己的呼吸深厚绵长,回归先天节奏,排除杂念,意守呼吸,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养生。
“慎节起卧”就是要规律作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天地活动我们就活动,天地闭合我们就闭合。春生夏长,秋收冬养,这些都是养生的规律。现代许多人喜欢晚上工作,白天睡觉,这就叫逆天而行,早晨太阳起来我们就起来,晚上太阳睡我们就休息。所谓“医生治病,养生保命”,养生是为了维护健康。
(四)做好情绪管理 保持良好心态
《颜氏家训》中提到“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告诫子孙在贪欲面前一定要“止足”,要划清的边界。同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懂得“知足”的道理。
当今社会物质丰富,孩子们缺乏自控力,会有很多的需求和,而许多家庭对于孩子的需求都处于过量满足的状态。《颜氏家训》中有许多强调要明理节欲,以及知足少欲的思想,可以总结为八个字,“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欲不可纵讲的是培养自控力,志不可满讲的是情绪态度上的谦虚谨慎。
欲不可纵,每个人都面临生存的问题,有是正常的,但是被操纵和控制,就是一场灾难。人需要正常面对,而不是被驾驭。刘备在给孩子的书信中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再小的善事你也得做,行善叫埋种子,埋个小种子,将来长成参天大树;再小的恶事也不能做,做恶像骑烈马,只要迈出第一步,后头就再也管不住。《松窗梦语》中记载,明代思想家王廷相讲过一个“轿夫新鞋”的故事。轿夫穿新鞋的时候,为了不踩烂泥弄脏鞋子,走路很谨慎。一不小心踩了一下,新鞋沾泥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挑路了,以至于在泥水当中随便往前走,这鞋后来就不能要了。管不住第一次,以后会破罐破摔,事情就崩溃了。
志不可满,实际上是一种心态,就是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不管有怎样的成就,也不能骄傲自满。《三国演义》里“张松献图”的故事就是个例子。张松来找曹操,准备主动献出西川地理图。曹操瞧不起张松,傲慢无理。张松就没有把这个图交给曹操。后来他见了刘备,刘备谦虚低调,礼贤下士,温暖关心,张松特别感动,把图献给刘备了。刘备因此得了西川,最后三分天下。做事业一旦骄傲自满就会失去机会,平常过日子一旦骄傲自满就会出现问题。
4、传承“治家”精神以“治社会”
古人写家训,为的是传承父辈的经验、家族的精神,用现代理念讲,就是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的传承。这些思想与精神,在中国传统社会漫长而曲折的发展演进历程中,历经历史的筛选与淬炼,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以文化的形式植根于中国社会的运行规则之中。当下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之一,照搬西方法治社会运行模式所遇到的障碍,就在于东西方社会文化根基之间的差异。西方社会是公民社会基础上的陌生人社会,而中国社会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传统熟人社会差序格局,注重人际关系,情理重于法理等特征。因此,对于当代中国而言,传统“家治”的思想与精神传承,是现代以“法治”治理社会基本理念的重要补充。
(一)强调个人品格修养 规范社会人的行为
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治国的根本在于治家,而治家的根本在于每个人品格的养成,和自我的修养。通过个人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形成,培养道德情操,树立对于人生、对于世界、对于他人的正确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要求人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强调勤奋治学的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也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家训中的思想和理念对于人的生活习惯和人格品性养成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通过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端正的品行,形成良好的道德操守,能够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社会人。
(二)发挥家庭自治功能 建立和谐伦理关系
中国社会历来强调家国共运,对于齐家治国有着强大的文化认同感。传统的社会中,家庭形态、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和国家形态、政权结构、社会伦理有着相似性。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然而,家庭仍然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扮演着“微社会”的角色。
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进程中,现代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传统家庭伦理。注重物质、功利主义的社会氛围,使得现代家庭成员过分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于他人负有义务的家庭责任感。进而,社会人情关系价值功利化,传统的家庭情感价值贬值,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感和感情认同弱化,由此诱发的家庭矛盾冲突甚至家庭破裂,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此类问题大量出现,会导致社会稳定基础的动摇。
中国传统家训中,有丰富的关于家庭自治,以及维护家庭成员间伦理关系的思想,有助于家庭的自治,通过营造家庭内部和谐氛围,构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认同和良好互动关系,寓治理于亲情教化之中,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规范与约束内化入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念。因此,传承和发扬家训文化中的精神财富,有利于实现当代社会家庭的和谐与稳定。通过发挥家庭自治的社会基础调和作用,为现代社会的有序治理提供保障。通过对现代化家庭伦理关系的建设,缓解转型期人们所面临的重重社会压力,发挥现代家庭自治的功能,使之成为国家社会管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推行“善治”理念 营造社会道德氛围
对于中国传统家训思想的传承,符合我国当前关于社会治理所推崇的“善治”理念。善治强调社会管理要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强调社会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有序与公平,本质上要求公民对于社会治理的一致性认同。将传统家训中关于道德建设的思想和理念运用于社会治理,有利于使“善”这一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扬光大。
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追求“至善”的和谐局面。以个人的修养和教育为基础,形成良好家风,以家风带民风,以至于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氛围。传承家训文化的精神财富,以现代家庭伦理来承载新时代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是现代社会治理实现“善治”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支撑。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目编辑:紫天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