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万历援朝之战

万历战争(1592年—1598年),又称万历之役、万历援朝战争(称: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の役),指明朝万历年间明朝和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1588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分封不均的不满并为削弱各个诸侯势力,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1592年3月,丰臣秀吉共调动军队九个军团共15万人渡海至作战,以宇喜多秀家为总指挥官。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丰臣秀吉以拒绝攻明为由,于4月正式开始了对朝战争。

日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一个月攻陷京城,驱逐国王李昖。明朝集结辽东军及三千戚家军约4万人由宋应昌、李如松统领,奔赴作战。日军在平壤之战大败后后撤,而明军因兵力也无法进行大规模作战,在碧蹄馆之战后双方开始议和。在1595年,战争第一阶段基本结束。

1597年正月,日军14万大军再侵。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调集4万兵力赴朝救援,后续不断增兵,最高至7万。日军在丰臣秀吉死后难以为继,遂全部从半岛撤退。

万历援朝战争对当时东亚的军事格局有着深远影响。此役是明朝对外战争最后的辉煌,不仅保卫了半岛,进一步巩固了中朝友谊。而从到复国,实力被严重削弱;日本元气大伤,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被削弱而间接导致德川幕府崛起;明朝的国力受到较大损耗。因此,从长远来看,万历之役实际上起到了重新整合东亚各国军事力量的作用,奠定了之后亚洲三百年的和平局面。

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后,意欲占领李氏。1592年,日本进攻,国王逃到义州并派使节向明朝求救。最终明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中日进行和谈。但1597年后,日本再次进攻。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日军士气受挫,决定撤退本土,然遭中朝联军拦截,于露梁海战全歼来援日军。

明军援朝

1592年5月8日宣祖李昖仓皇出奔平壤,随后,日军第一、第二、第三军团追击而至,突破临津守备攻陷开城,李昖离开平壤,再继续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

当时全国八道已失,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义州一带尚未为日军所陷,李昖认识到若没有明朝的帮助,根本不可能光复,因此便派几批使臣去明朝求救。的使臣们除了向万历帝递交正式的国书外,分别去游说明朝的阁臣、尚书、侍郎、御史、宦官,甚至表示愿意内附于明朝,力图促使明朝尽快出兵援朝。

然而对于明朝而言,的告急难以让人相信,不断地询问战事如何,此举让国王与诸臣一时惊惧,担心明朝怀疑与日本同谋,想要假借向明朝求援引诱明军进入来歼灭之。

当时也有福建海商,以到经商时听闻的消息,回报朝廷说,与日本同谋。李昖在得知此消息后,为了让明朝释疑,除了反复派出使臣外,也将日本威胁的书信转呈给明朝,以表示无二心。与此同时兵部尚书石星也秘密派遣曾经出访过,看过国王者,来辨别国王的真假,辽东也遣画师前来,秘密画下国王的相貌以资辨别。

最后明朝朝廷亦认为“倭寇之图,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实所以保中国”。因此,不久后便答应李昖渡过鸭绿江,居住在大明领土辽东半岛的宽奠堡,正式受到明廷的保护,同时出兵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