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大明末路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战役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萨尔浒之战以明朝攻围后金,后金防卫反击的形式发生,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此战役以明军大败而告终。

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趁明朝党争激烈、武备松弛之际,以“七大恨”为名誓师反明,接连攻陷辽东抚顺、清河等地,明庭震惊。1619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大举进攻依附明朝的女真叶赫部,叶赫部不敌,求救于明朝。

明万历皇帝遣辽东经略杨镐前往支援,杨镐派使者欲与努尔哈赤商议罢兵被拒。当年二月,明抽调川、甘、浙等省兵力增援辽东,加上叶赫部1万余人、军13000余人,共计约11万余人,大举进攻后金努尔哈赤,企图一战解决辽东问题。

明军部署及战略意图:兵分四路,分进合击。

主帅杨镐坐镇沈阳,将所属11万余人分为四路:山海关总兵杜松率30000余人为主攻,由沈阳出抚顺关入苏子河谷,由西面进攻;开原总兵马林率15000余人为北面军,出开原,经三岔儿堡,入浑河上游,从北面进攻;辽东总兵李如柏率25000余人,出清河,经鸦鹊关由西南面进攻;辽阳总兵刘綎率兵10000余人,汇合军,经宽甸沿董家江北上,由南边进攻。叶赫部负责侧后支援。四路大军以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为目标,分进合击,拟定于三月初二会攻赫图阿拉,一举围歼后金军。

后金军部署及战略意图: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努尔哈赤倾尽所有,集结6万精兵于都城附近,拟利用熟悉地形及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形成战场局部的兵力优势,各个击破明军四路大军。

2月25日(农历,下同),辽东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在明庭的一再催促下,杨镐命四路大军从辽阳校场分道出征。

2月29日,后金侦查发现明军刘綎部先头部队和杜松部主力,努尔哈赤决定趁其他几路明军进展缓慢之机,集中兵力,突击西路军杜松部。同时,在赫图阿拉南面布防500兵力,迟滞刘綎部进攻。

3月1日,西路军杜松贪功冒进,孤军突进至萨尔浒。杜松企图速战速决,将所属兵力一分为二,留下辎重、车营和步兵部队驻守萨尔浒,自带万余人骑兵部队突袭进攻吉林崖。

努尔哈赤看到杜松孤军深入,兵力分散,一面派兵支援吉林崖,一面亲率主力进攻萨尔浒杜松部留守军队。双方交战激烈,战至次日中午,在后金优势兵力的连续进攻下,杜松中箭身亡,其部西路军除龚念遂辎重战车部队因行军速度慢暂时躲过一劫外全军覆没。

3月2日,北路军马林部进至萨尔浒东北的尚间崖,得知杜松战败覆没,惊恐不已。在接收龚念遂辎重战车部队后,遂将军队分为三处,互为犄角,原地挖掘堑壕,建立战车、火器、步骑兵协同作战的防御阵地,以期固守作战,等待叶赫部和其他几路援军到来。后金军集中兵力,以训练有素的骑兵正面冲击,步兵紧随其后连续猛攻明军。

明军运用火器、车阵防御优势,给后金军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由于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加之火器质量不佳,射程、威力及连续性均不强,三处战阵终被突破,演变成了后金兵擅长的短兵相接。待叶赫部赶到后发现已晚,不得不撤退。此战,北路军大部被歼,仅总兵马林率少数人逃脱。

至此,明四路大军已被歼灭两路。然因信息不畅,此时南路刘綎并不知道西、北两路大军已覆没,仍按计划和姜弘立将军统率的13000余人一起朝赫图阿拉开进。

3月3日,刘綎部进至距赫图阿拉约70里处的阿布达里岗。为全歼刘綎部,努尔哈赤采取诱敌速进、设伏聚歼的战法,事先以主力在地形复杂的阿布达里岗设下口袋阵,另外以少数投降士兵冒充西路军杜松部,持杜松令箭,要刘綎部速进合攻赫图阿拉。刘綎信以为真,被骗进入险地。3月5日,在后金军的四面围攻下,刘綎部不敌,主将刘綎战死,主力被歼,军投降。

3月5日,杨镐得知西、北两路大军覆没,急令另两路大军撤退,但命令还没送到,刘綎部也被消灭,只有行动迟缓,仅仅行至虎拦岗的李如柏部得以幸免。至此,萨尔浒之战,以明军惨败,后金大胜而告结束。

是役,明军损失兵力45000余人,丧失骡马等驼畜28000余匹,火器20000余件,文武官吏300余人,元气大伤。而后金方除缴获了大量战场物资外,据考证仅损失3000余人,战场主动权就此更替。

萨尔浒之战,后金军以少胜多,大败明军,彻底改变了明与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的攻防态势。此战之后,后金逐步掌握战场主动权,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后金倾斜,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覆亡之势不可避免。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开始建立在全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