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外国史时间线整理谁是军事理论的真正鼻祖

在一片悲伤的氛围中,一个名叫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人物悄然离世,他的名字虽然不再响彻战场,但他的思想却如同火炬,照亮了后来的军事理论家。1780年,克劳塞维茨诞生于普鲁士的一个官僚家庭,从小便对军事充满了热情。12岁时,他就加入了普鲁士军队,并在13岁那年,在法国与他人为敌的战场上展现出了他的勇气和能力。

1801年,他进入柏林陆军大学深造。在那里,他不仅刻苦攻读,还勤于思考,这让他赢得了校长沙恩霍尔斯特将军的赏识。毕业后,他被推荐到奥古斯特亲王的部队担任副官。在反法同盟中的战争中,克劳塞维茨见证并参与了一系列重要战役,但最终在耶拿和奥尔施塔特两次大败后,被俘。他回国后,对旧有的军事制度感到不满,并积极参与改革工作。

1810年,克劳塞维茨成为柏林陆军大学的教官,在此期间,他撰写了《军事训练概论》等著作,并教授普鲁士王太子关于战争和策略的问题。但当拿破仑发动侵俄战争时,由于国王与拿破仑结盟而愤怒辞职,与之抗争至最后被打败。

随着时间流逝,克劳泽维兹重新回到普鲁士政坛,并开始研究战争理论,最终完成了其标志性的作品《战争论》。这部作品分析了一百多年的130余次重大战争,以及荷兰独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路易十四、菲特烈二世及拿破仑等时代的大型冲突。这本书对于现代所有国家来说都是必读之作,它揭示了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形式的一种规律性,而不是遵循某些“永恒”的原则或信条。

然而,其哲学基础是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这使得他的观点受到了批评,因为它没有完全理解阶级斗争如何塑造社会及其行为模式。此外,由于过分强调统帅个人角色而忽视民众力量,使得精神因素作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尽管如此,《战争论》的影响力仍然巨大,它为全球各地的心理学家们提供了解决冲突问题的手段。而且,即使是在当今这个高度技术化、高度国际化的地球上,《战争论》依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地方,因为它提出了有关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兵力以及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的行动原则——这些原则至今仍适用于世界各地各种规模不同的冲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