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圣雄甘地历史的三幕巨星
甘地:历史的三幕巨星
在1947年8月15日,印度联邦宣布成立之际,制宪会议向一位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的伟人致以崇高的敬意。而此刻,这位伟人却因为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自己没有使印度人团结起来而自责。他在加尔各答绝食一天,并从早到晚在手摇纺车上纺纱。他就是传奇式的印度“圣雄”甘地。
甘地出身于印度一个古老的中产阶级家族。甘地家族因为深受严格反对暴力的和平主义教派的影响,厌恨杀生,连虫蚁也不杀。甘地幼年时以印度神话中两位圣贤为模范,一位代表诚信,一位象征牺牲。在印度这个等级森严、种姓界限分明的社会,甘地的优越出身使他得以有机会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通过了法律考试。这种教育使甘地认清了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现实。他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
于是,还在国外时,他就开始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大学毕业后,他返回インド。不久有公司请他到南非办一件诉讼案,没有想到在去南非的手续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极令他感到屈辱的事,并因此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
公司为他买了到南非联邦行政首府普列多利亚去的一张头等车票。当火车抵达彼得玛利兹堡站,有个欧洲白人走向车厢包房。这白人一见到有色人,就怒冲冲召来车长,将这名黑人的行为定性为“臭苦力”。当官员告诉他这是违规行为时,那名黑人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尝试离开,但已是太迟,被迫下车。此刻,对于这一切事件中的那个人来说,这是生平从未受过的人类尊重与理解,而不是侮辱。这也标志着他的积极非暴力行动就从这天开始。
不久后,甘地说:“我现在明白,我必须用我的身体表达我对正义感。”所以,当那辆公共汽车停下来让座给白人的时候,他坐在那里,不动,也不说话;当乘客们攻击或拒绝让座给他们的时候,他静坐,不动,也不说话;当警察将他们带走的时候,他静坐,不动,也不说话。这些都是为了证明只有通过爱可以结束仇恨,只有通过忍耐可以克服压迫,只有通过宽恕可以赢得自由。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镇律师成为了世界上的知名人物——一个领导者、一个革命家、一位圣者。在他的领导下,无数的人加入了真理力量运动,他们放弃武器,用坚定的信念面对残酷的地球风暴。一场大革命正在兴起,它挑战的是权力的根源,是世俗文化,是传统宗教,是政治制度,它寻求的是人类共同价值,是精神解放,是道德提升。
然而,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大时代里,又出现了一段悲剧性的插曲。那是一次偶然之间触发的一系列事件,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引发了一场又一次血腥浩劫。当那些追随者的激情爆发出来,他们挥舞着刀剑,如同野兽一般扑向敌方,而那些被认为是敌人的回教徒则迎来了同样的报复。这一切都似乎预示着一种新的战争即将来临——一种民族之间、种族之间、宗教之间不可避免的大规模冲突。但对于那个曾经宣誓要消除所有仇恨和痛苦的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场无法挽回失误的一个小插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