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朝最短在位皇帝杨侗与一面古镜的历史交错
杨侗(604-619年),字仁谨,隋朝皇帝,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他的母亲是刘良娣。杨侗生得仪表俊美,性格宽厚。在大业二年(606年)八月初九日,他被封为越王。在隋炀帝巡幸外地时,他常留守东都洛阳,并平定过一次由杨玄感发起的叛乱。
在大业十二年(616年),随着情况的恶化,李密等人攻占了兴洛仓,而杨侗派出的官兵却遭到了败北。他也曾与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代理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和左司郎卢楚一同总管留守事宜,但最终还是未能阻止敌人的进攻。
在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即位位于洛阳,大赦天下,并改号为皇泰。这一年五月,王世充趁机夺取政权,将杨侗逼迫禅让,使他退居含凉殿,被降职为潞国公。大约六月间,由于阴谋泄露而再次被捕,最终在服毒自尽后被王行本用布帛勒死。史称其恭皇帝,其统治时间仅有两年的历史足迹,被视为隋朝最短任期的皇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