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阮慕韩

阮慕韩(1902年—1964年),原名阮铭琦,张家口怀安县柴沟堡镇人。 阮慕韩出生于柴沟堡镇的一个大地主家庭,家有良田3000多亩。他的祖父阮维熊支持康、梁变法,主张教育救国,辞掉官职,在家乡自费办起两所小学。阮慕韩8岁时即就读于祖父所办的小学,18岁考入通县潞河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攻读法学专业。在留学期间,阮慕韩组织“科学学习会”,并与学友们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研讨中国的前途。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阮慕韩毅然回国,担任北京中法大学、北京法商学院和天津立法商学院的教授。这一年10月,阮慕韩加入了,走上了道路。他按照安排,利用教授的身份,做文化教育界上层人士的工作,被人称为“红色教授”。阮慕韩还和杨秀峰、张友渔等人一起,通过办刊物、搞活动,宣传抗日救国,呼唤高级知识分子投入爱国抗日救亡运动。阮慕韩强烈的爱国心也深深感染着他任教的大学的广大师生,不少学生在他的影响和指导下走上了道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阮慕韩奉命离开北平,奔赴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晋察冀边区,曾任第二战区战地动员委员会委员兼晋绥游击军部长、冀中军区司令部秘书长。1940后任华北大学法政研究室主任、北方局通讯联络部长、晋察冀边区参议会秘书主任等职,并参加了延安整风。 1945年,日本投降,阮慕韩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担任察哈尔省斑等人民法院院长,这期间,他的“还田于民”的义举,轰动一时。1946年7月23日,阮慕韩在柴沟堡召开了主要由阮家佃户参加的群众大会,宣布将祖上留下的3200多亩土地还给农民,同时,还把家中珍藏多年的1000多件皮毛、绸缎、布制衣服,几百件农具,30000多斤粮食,两大箱金银手饰,一箱玉器全部交给当地农会,分给缺衣少食的贫困农民。《晋察冀日报》为此专门发表社论《阮慕韩献地》。 1949年9月,呼和浩特市和平解放,阮慕韩出任市长,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了13年,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面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正确贯彻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各民族干部和群众,精心治理,破旧立新,顺利地进行了和建设,使边陲城市呼和浩特迅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出现了建市以来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1964年,阮慕韩因直肠癌被送到北京抢救.当他知道自己的病已经治不好时,硬是让孩子们把他送回呼和浩特,他说:“我一定要闻着草香味死去!”当年4月,阮慕韩逝世。1986年,家乡怀安县建立了阮慕韩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