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之手不及武则天背后有着怎样的忧虑与考量
李治之手不及武则天,背后的忧虑与考量有着怎样的情感共鸣?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出现了许多有权力的女性,如秦国宣太后芈八子、西汉的吕后和窦太后、北魏冯太后等。然而,只有一位武则天敢于扯掉男权社会的遮羞布,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她改大唐国号为大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
除了武则天,大多数掌权女性即使是当了皇太后,也依然选择辅佐年幼的小皇帝继位,并通过临朝听政来掌握帝国的权力枢纽。这其中分为两类,一类是掌权至死,如吕后和慈禧,还有一类便是如冯太后和孝庄太后的这种,当小皇帝长大可以亲政时,便将权柄还给小皇帝了。那么,这些手握帝国权杖的太后的选择,为何宁愿代理皇权也不愿直接自己废掉小皇帝,而自己去登基称帝呢?
据笔者分析,有以下三点原因很关键。一方面,由于古代宗法制度和儒家“男尊女卑”的理念束缚其思想。在《尚书》中就曾说过:“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这句话意味着母鸡不应早晨啼叫,如果母鸡早晨啼叫,将会衰落国家。因此,在古人看来,女性干政是不合理且可能导致国家衰败的事。
另一方面,这种观念并非只限于男性,更有人认为这是自然界规定,因此被深入人心。这些观念,不仅限制了男性,更影响了女性自我认知,使得她们也接受并坚信这一性别歧视的观念。而且,即使是在较为开放的唐朝这样的时代,对于狄仁杰这样的人来说,他姑妈仍能怒怼他:“我儿不事女主。”宋明理学发展到宋代以后的朝代,则对女性摧残禁锢到了极致。
再者,是为了维护帝国稳定。虽然每个好汉三个帮,但代理皇權的大臣们通常需要支持临朝听政,所以她们要在逐渐掌權过程中,与他们接触形成联盟获得支持。但传统士大夫代表的一部分人并不允许女人挑战男權社會根基,因此,他们在监督防范“後宮干政”上起到重要作用。当临時需要走出帷幕垂帘听政时,他们之间关系发生微妙变化,以利益为基础而不是简单对抗或勾结。
最后,是内心尚存母爱影响。大多数临朝称制发挥到极致的大臣们都难免受到封建儒学宗法思想影响,最终还是因为保持帝国稳定的考虑而决定妥协。如果因为他们之间斗争互相攻伐让帝国陷入动荡,那么他们所接受的心里的忠君爱国就会受到冲击。此外,他们如果阻止不了但又不能阻止,因为内心受封建儒学宗法影响,他们最终只能选择妥协。而对于那些实际控制宫廷却没有完全登基称帝的情形,可以从人的本性理解:即使面对巨大的欲望,也有残留一点母爱之情。在最终时刻,不也是因张柬之的话语“姑侄与孰亲”而立庐陵王李显当太子吗?所以,这些暂时放弃登基称帝的是由于内心残存母爱的问题。
总结来说,对于临朝听政的大多数女子,她们尽管因种种原因而选择干政,但她深知,要走到台前面的阻力实在是巨大的。她们知道,无论如何,都应该首先保证国家稳定,因此才会做出选择,不轻易越雷池半步,而更多地采取代理或者暗度门庭策略。这正是她们生存下来的独特方式之一,让历史上的很多拥有实质力量的大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要彻底打破那层遮羞布,就算没问题。这正是一切关于此话题所能探讨到的所有内容的一个全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