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BBC世界历史纪录片荷兰为何被称作风车之国

人们常将荷兰称为“风车之国”,然而,为什么这片位于欧洲西部、人口仅有万余的国家能获得此殊荣?荷兰的真正国名叫“尼德兰”,意为“低洼之地”。全国三分之一的面积仅高出北海水面1米,近四分之一甚至低于海平面,这正是其名号所示。

荷兰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地球盛行西风带的一部分,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这些强劲的西风。同时,它又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其海陆交错不息,为缺乏水力和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绝佳机会。

最初,从德国引进至尼德兰的是用于磨粉的小型风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十六、七世纪,风车对尼德兰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一时期,尼德兰在全球商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从各路水道运来的原料包括北欧木材、大麻子和亚麻子,以及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大量香料和胡椒。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周边地区内设立了众多依靠风车驱动的磨坊、锯木厂以及造纸厂。

随着尼德蘭人民围堵湿地工程的大规模开展,風車在這項艱巨任務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根据当地潮湿多雨且風向易变的地理特点,对風車进行改良。这包括给風車配上可活动顶篷,并通过滾輪讓頂篷可以旋轉以迎合每个方向上的風力。此種設計被稱為「荷蘭式」或「動翼」風車(windmill)。

最大的这种类型可能有几层楼高,而一根单独的大柞木就可以制作出一个较大型の風車。到十八世纪末,全國共有超过12000架这样的机械,每台具备6000匹马力的力量,它們用於碾谷物、粗盐烟叶榨油压毛毡製紙等任务。而这些机械也确保了全国三分之二土地免受洪水侵袭及鱼鳖威胁。

二十世纪初,由蒸汽机、內燃機及涡轮机等新技术出现后,以古老方式使用的人力发电器开始失去重要性,但由于它不产生污染并且无需耗尽能源,因此仍然得到了保留并转变成一种现代化能源来源。

今天,大约有2000多种各类风车在工作中,其中许多都经过精心装饰,以适应节日庆典。在我国历史上,也早已存在使用风力的记载,如辽阳三道壕汉墓壁画中的图像展示证明至少自公元前1700年起就有人类社会开始应用这种技术。而埃及遗址则展现出了远古时代的人们如何利用原始形式的手摇磨石来加工食物。当今世界,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有一些地方仍然依赖于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化设备相结合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最后,将看似简单却富含智慧与创新的工具——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發明——對我們來說,這些都是珍貴而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連結過去與未來的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