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党史简要概括揭秘苏联战俘归还之谜
在苏联的远东地区,日本战俘主要被分配到以下几个领域进行劳动:首先是采矿业和有色金属开采,这些行业对于体力劳动的需求最大。其次,他们还参与了煤炭、林业和渔业部门的工作。由于这些重要企业缺乏对战俘接收的准备工作,因此根据联共(布)滨海边疆区委的决议,战俘们也被分派到了当地工业企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以及交通运输部门中。在1945年9月4日,由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滨海边疆区局副局长季姆琴科中校和战俘事务处处长凯达洛夫中校联合署名的一份文件中,对于滨海边疆区接受日本战俘准备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提到将日本战俘分别安置到如下的单位:煤炭联合企业25000人、森林工业人民委员部下属木材采运企业18000人、建筑工业人民委员部下属企业12000人、苏联交通人民委员部下属企业5000人及国防人民委员部军事工程部下属企业8000人,以及有色冶金工业人民委员部下属2000人。
尽管这份文件仅仅讲述了一个行政区域——滨海边疆区对日本战俘分配情况,但从这份文件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战俘在苏联时期主要从事的是矿井开采、木材加工等重体力活。此外,还有俄罗斯学者列昂尼德·姆列钦指出:“他们被用来干重体力活——比如说是开矿或者伐木。”1950年5月24日一份关于战争后使用捕虏作为劳动力的报告更是明确指出了大量使用戦争後的大量戰犯從事勞動的事实,并且提到了他們參與修建新興工業企業,如符拉迪沃斯托克拖拉機製造廠。
除了工厂之外,许多城市建设也是由这些囚犯完成的,比如阿穆尔河上的共青城,该城市是在1932年由来自全国各地共青团员建立,当时不少囚犯也参与其中。而哈萨克斯坦也有这样的情况,在那里的城市建设中,也有9000多名雇佣人员与39400名日本囚犯一起参与其中。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项目,比如车里雅宾斯克—40工程,即制造核武器所需地下工厂,这个工程需要高度保密性,所以那些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士不能随便离开,而是被送往偏僻的地方,这些人的身份甚至没有权利结婚或生育孩子,因为无法登记。此类秘密项目中的囚犯经历了极端艰苦条件,有些甚至遭受辐射而未能得到足够保护。
最后,一位当年的监管官鲍里斯·彼得罗维奇·斯维里多夫评价道:“泥炭开采场上工作勤奋卖力的表现非常好,从不偷懒。”然而,有研究资料表明实际上、日本士兵虽然服从纪律,但劳动效率并不高,而且经济上亏本经营,最终导致他们逐渐遣返回国并关闭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