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昼卜夜揭秘中国古代的智慧与文化
在春秋时期,陈国的国君犯下了弑父之罪,将太子御冠杀死。公子敬仲见到这一惨剧,他不敢轻生,只得逃往齐国。在齐国,他遇到了齐桓公,这位有识之士对他不但没有嫌弃,还非常器重他,想封他为卿士。然而,敬仲始终坚持礼节,不接受这样的荣誉。
尊重和谦逊是他的品格特点。他说:“我只是一个逃亡的客人,如果您能宽恕我,让我活下来,这已经是我最大的幸运。我怎麼還敢接受贵國給我的恩惠?如果我不知足而應承您的要求,那么齊國的人們一定會看不下去,我怎麼可能承擔這個責任呢?”
齐桓公被他的高洁品行所感动,更加地喜欢他,就封他为工正,以管理工匠为职责。当敬仲再次被请去饮酒时,他虽然喝得很开心,但当天黑了之后,他知道再继续饮酒会违背礼仪,便委婉地拒绝了。
“我们只占卜过白天饮酒,并没占卜过晚上饮酒,不知是否吉利。我实在不能再陪您喝酒啦!”这个理由深深打动了齐桓公,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从而停止了宴乐。
从此以后,这个故事就流传开来,被用来形容那种无休止、没有限度的欢乐活动。而敬仲则成为了一个遵循礼节、保持自制的人物象征。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比起敬仲更懂得如何在享受生活与维护尊严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