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彩墨绘史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中的喜形于色典故

喜形于色的典故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喜形于色"这个成语如同一面镜子,反射出内心深处的喜悦与快乐。它由两个字组成:"形"和"色",分别指的是外表的变化和脸上的颜色。当人内心充满了欢愉时,这种情感便会自然而然地映照在脸上,让人看得出来。

此外,还有一个相对应的成语是“厌藏于心”,它恰恰相反,即人们虽然心里不喜欢某事,但却强装着微笑,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不快。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吴兢所著《贞观政要·纳谏》。当时,唐太宗听取了一位臣子的意见后,就很高兴,便露出了笑容。这一幕显示了君主对臣子的信任和赏识,也体现了君臣之间的情谊。

然而,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名叫高允的大臣,他曾经深受魏国皇帝宠爱。在他暮年时,他坚信自己能活到100岁。一旦生病,他就继续处理国家大事,而不是休息。皇帝得知后,便派人送去许多礼物,以防万一他突然去世需要准备丧葬仪式。高允见到这些礼物后,就显得非常开心,因为他认为皇帝对他的关怀无微不至。

除了“喜形于色”之外,还有一些近义词,如“眉飞色舞”、“喜上眉梢”、“喜形于颜”,它们都用来描述人的内心欢愉直接映现在脸上。而与之相对的是,“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它们描绘了一种郁郁寡欢的心态,与“喜形于色”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