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初中历史奇遇喜形于色典故探秘

喜形于色的故事:当内心的喜悦如此强烈,无法不在脸上显露出来,这便是“喜形于色”的深刻含义。它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对美好事物的无言赞叹。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用这样的成语来形容自己见到远方山川景色时的心情:“望长城曲处思归路,难开颜自笑生欢喜。”这里,“喜”字不仅仅是快乐的一种感觉,更包含了满足和欣赏的情绪。

而“厌藏于心”,则是指内心中的厌恶或讨厌,却又不能表现出来,隐藏在心里。这两句话如同一副对比图画,一面展现的是外表上的快乐与否认,一面却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曾经非常喜欢魏征的大智大勇,他听说魏征有反话朝廷之法的意见,便感到非常高兴,但同时也有些忧虑。他私下里告诉群臣说:“我听闻魏征的话后,就好像吃到了最美味的食物一样,但是想到他所说的这些话是否真的符合我们的政策,我就感到很不安。”

这个成语最初出自唐代文学家吴兢《贞观政要·纳谏》中。据史书记载,当时太宗李世民听到魏征提出的批评朝廷之法的话后,即刻改变了表情,从原本严肃慎重转变为高兴洋溢。他命令大家把这段话传达给魏征,并且表示愿意采纳他的建议。这就是“喜形于色”的典故,也说明了领导者的开放态度和尊重人才的声音。

然而,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更丰富。南北朝时期,有位名叫高允的大臣,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一个聪明才智过人的政治家。在他年老体衰的时候,他坚信自己能够活到100岁。但有一次,他得了一场小病,由于身体虚弱,家人担忧地请了一位医生来看待。当那位医生走进他的房间并开始进行诊断时,高允依然坚持处理国事,不肯放弃自己的职责。皇帝得知此情况后,对高允产生了同情,以为他已经接近死亡,因此派遣大量礼物作为准备丧葬用的。而高允虽然知道这一切,却仍旧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因为他明白自己的生命已尽力而为,无怨无悔。此时,那些送来的礼物让他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幸福和满足,这便是我们今天说的“喜形于色”。

【近义词】眉飞色舞、喜上眉梢、红光满面的意思都蕴含着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爆发,而这些词汇更侧重于眼神或整个人脸上的愉悦表情。

【反义词】闷闷不乐、忧心忡忡等表达了一种缺乏激动或者悲伤的情绪状态,与“喜形于色”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