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竞赛题库900题揭秘喜形于色典故背后的故事
喜形于色的深意揭秘:内心的欢愉如同晴光映照脸庞,无法掩饰。它与厌藏于心形成对比,表达出情感的复杂性。这个成语源自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纳谏》,讲述了太宗皇帝听取魏征的忠言后,喜悦溢于言表,而魏征则始终保持着批评之心,不为外界所动。
在南北朝时期,大臣高允以其智慧和忠诚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他坚信自己能够活到百岁。在他年迈体弱时,一次小病让家人请来医生诊治,但高允依旧不放弃处理国事。他接受了皇帝送来的许多礼物,以为这是在为他的去世做准备。但高允并未意识到,这些礼物其实是皇帝对他的关怀和尊重。尽管如此,他还是感到非常荣幸,因为他以为这是最高尚的人生态度。
“喜形于色”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有多个近义词可以替代,如眉飞色舞、喜上眉梢、喜形于颜,它们都用来描述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爆发。而反义词如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则描绘了一种内心沉重或无奈的心境。这两者共同构成了情感世界中丰富多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