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资料回族与维吾尔族犹如两颗璀璨星辰各自绘就独特辉煌历史篇章
1、民族服饰各异,回族的传统装束以阿拉伯风格为正宗,男子头戴白布巾(称作达斯塔尔),垂至后脑勺;身着长衫,夏季常见白色,冬季则是黑色的。女士们佩戴盖头。维吾尔族女性则以火红色的裙摆著称,而男性则穿着绣有花纹的上衣,并戴有独特的帽子,与回族相比其设计也有所不同。
2、语言差异显著,维吾尔语属于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与汉语不同,其使用者主要依靠汉语进行日常交流。此外,在宗教用词方面,维吾尔人更倾向于使用波斯语,而回族在此领域中采用的是阿拉伯语。
3、两民族的人群外貌迥然不同。维吾尔人体态与欧洲人相似,而回族人的面貌却与汉族人的酷似。
4、尽管双方信仰伊斯兰教,但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别。在历史上,以区分内地的回民与新疆地区的维吾尔人民群来看,有时将新疆境内的维吾尔以及来自阿拉伯和波斯的一些穆斯林,将他们统称为“缠回”,即那些佩戴头巾的人。而对国内信仰伊斯兰教的汉族,则被归类为“汉回”。
5、关于起源问题,可以追溯到铁勒部和 回纥突厥,这意味着他们是突厥人种。这一民族拥有悠久而复杂的历史,其最早居住地位于今俄罗斯南部草原,他们最初是柔然的一个藩属,在中国南北朝时期打败了柔然,使得柔然之众西迁,最终定居于当时拜旦庭学家描述中的阿瓦尔地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柔然之民并非蒙古人种,而是一支黄种人。而作为一种混合文化背景下产生出来的一代,即使是在成吉思汗征战后被安置于宁夏甘肃等地,也保留了明显中亚雅利安特征,是一支白种人口系。
6、关于现存今日回民数量较多,其中包括随从成吉思汗征战并在宁夏甘肃等地定居的一批突厥及阿拉伯人民,以及随时间发展而来的部分汉籍信徒也逐渐加入了这群体,被共同归类为“哈尼”。直至解放前历届政府均未正式承认这一概念,只是将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哈尼”或其他名称;解放之后才确立了现在我们所说的"哈尼"这个名词代表一个独立民族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