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泰山压卵中国古代强权的象征与弱者的悲剧

【成语】:泰山压卵

【拼音】:tài shān yā luǎn

【解释】:比喻力量悬殊,强者无情地压倒弱者。

【成语故事】: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一则关于“泰山压卵”的典故流传至今。故事讲述了孙惠,他是晋惠帝时期的谋士,曾为齐王冏所用。在那段历史的低谷时刻,当齐王失败后,孙惠被迫转而依附成都王,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国家大局的关注和忧虑。当东海王在下邳起兵反抗,他便上书劝导东海王:“历来国破家亡,往往先是枝叶枯萎,然后才是根株凋零。如同春日暖阳使花朵绽放,却也可能成为秋风暴雨使之凋谢。”他还赞扬东海王说:“您的威力,就像乌获摧毁冰碛、孟贲折断枯树、猛兽吞食狐狸一样;就像是泰山压碎蛋壳,这种力量,是世间难以匹敌的。”

通过他的言辞与智慧,孙惠成功打动了东海王,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并最终起用了他。这一故事不仅展现了孙惠深厚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泰山压卵”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即强者的权势可以轻易摧毁弱者的抵抗。

随着时间的推移,“泰山压卵”这一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用以形容那些显著力量差距的一些情境,比如商业竞争中的巨头与小企业之间,或是在社会地位上的高低层次之间。它提醒我们,即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有可能在强大的力量面前迅速崩溃,因此,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我们应当保持谨慎与敬畏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