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的典故绚烂如星辰照亮智慧之光
在邓艾平定蜀汉后,刘禅仍留于成都。钟会、姜维的叛变让司马昭认为留下刘禅不妥,因此派贾充将其接到洛阳。刘禅本性昏庸,一直依赖诸葛亮和后来的蒋琬、费袆等辅佐,他自行决策时往往谨慎不足。蒋琬、费袆去世后,宦官黄皓崛起,蜀汉国势日渐衰败。
到了灭亡之际,姜维被杀,大臣们纷纷离去,只剩郃正和刘通随同他来到洛阳。面对司马昭的问询,刘禅只能依赖郃正指点,不知如何应对。在一次酒宴上,当歌女演奏蜀地曲调时,大臣们怀念之情难以抑制,而 刘禅却显得若无其事,就像还在宫中一样。这让司马昭深感他的无害,并私下评论:“即使是诸葛亮也难以挽救蜀汉,更何况是姜维。”
几天后,在接见中,司马昭再次询问刘禅是否想念蜀地,这次他回答说:“这里生活得很愉快,我并不想念。”这句话令郃正在旁听感到愤慨,他建议 刘 禅 在未来如果再被问及时,要流泪表示思乡之情,以此可能博取回归的机会。然而当司马昭再次提及这一问题时, 刘 禅 却照搬了郃正的话语,用力装出悲伤模样,但终究未能哭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司马昭看穿了他的伎俩,却没有加害于他,因为判明他确实是个无可用之人。而这个故事便成了“乐不思蜀”的典故,用来形容那些懦弱无能的人,即便面对失去祖国,也不会有振作起来的情景。此外,这个故事也反映出了历史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网,以及权力斗争中的各种手段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