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时期晋国人历史名人足球明星介子推简介
春秋时期晋国历史名人足球明星:介子推简介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生于闻喜户头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
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的“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介子推出身事迹见诸文献极少。在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骊姬欲废太子申生改立奚齐,为变乱所引发。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其中五位贤士随行,有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他们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以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被立为晋君,而介子的尽犬马之劳亦显忠心耿耿。
割股充饥
早年重耳出亡时,因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年间逃到卫国,被随从偷光资粮,从而引起了他与田夫乞讨的悲剧情景。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还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只好让接近野兽生活的界外者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吃。这次事件,让曾经无依无靠的重耳感受到了真正的人性善良和忠诚,也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到爱是一种生命力,让他对待人类更加宽容和温暖。
辞官不言禄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当地百姓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将这段故事传唱开来,并以此作为纪念他的行为。而在那段时间里,即便是那些追逐荣华富贵的人也未能触动他的心弦,他选择隐居绵山,不接受任何赏赐,这个决定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行动本身就是对国家至高无上的贡献,所以并不需要任何回报或奖励。而当他去世之后,其遗体才被发现,在脊梁上堵着一个柳树洞内有一片衣襟,上面题写着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对于他的崇拜和敬仰达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高度。
抱树而死
然而,当所有的一切似乎已经平静下来,最终还是没有办法避免死亡的降临。在最后一刻,他抱住一棵老柳树,用身体保护它免受火焰侵袭,这样的壮举更是激发了人们对于他的赞颂。他的一生,就像是一首永恒流传的地球赞歌,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所追求的事业价值,无论是在权力的巅峰还是在默默付出的边缘,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份这样的精神?
艺术形象
关于电影电视剧中的演员版本众多,如陈荣峻在《晋文公传奇》中饰演、石天生在《东周列国·春秋篇》中饰演、曹卫宇在《骊姬传奇》中饰演等等,他们各自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出了不同侧面的界外者。但这些作品并不能完全捕捉到界外者的全部真实面貌,因为界外者的精神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且深邃,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与牺牲的大史诗,而非简单的情节或者角色设定。
人物评价
界外者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使得许多文学作品成为纪念其精神的一个载体,同时也让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强烈的情感表达,那些情感穿越千年的长河,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不仅如此,它还提醒我们,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轻易放弃原则,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不例外。这一点,在今天社会中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化,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榜样来指引方向,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