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汤上林赋中的人物
张汤,出生于西汉时期的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法律知识。在汉武帝的统治期间,他担任过太中大夫、廷尉和御史大夫等重要职位,并曾参与制定多项重大的政策。张汤擅长迎合武帝的喜好,因此深受武帝青睐。他将武帝处理疑难案件的指示整理成《谳法挈令》,这成为官吏办理案件的重要法规,被誉为“扬主之明”。他还积极推行“经义决狱”制度,鼓励博士们研读儒家经典,如《尚书》、《春秋》等。
在审判方面,张汤以其巧妙的手腕和精辟的话语著称,有时候仅凭嘴唇微动就能断定一个人的罪名,从而判处死刑。这一做法开创了对诽谤行为的一种新的司法标准。他的审理方式包括陈皇后所涉及的巫蛊案以及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案等重大事件,都表现出了宽严并存的一面,对下属或贫民犯罪则往往给予宽恕。
除了这些,张汤与赵禹共同编定了一些关于监临部主见知故纵之法,并撰写了关于宫廷警卫制度的《越宫律》27篇,但至今已佚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