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谭富英智取威虎山物品场景

在我国古老而又繁荣的京剧艺术界中,有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就是谭富英。谭富英生于1906年,出身于京剧世家,其祖父谭鑫培和父亲谭小培都是京剧界的名人。他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其父辈影响,并且入富连成科班学习,向萧长华、王喜秀、雷喜福等大师学艺。在严格的指导下,他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并且擅长以武戏著称。

随着时间的推移,谭富英不仅在武戏上有所造诣,还继承了其父辈和老师余叔岩的风格,为自己的演唱增添了一份独特之处。他的演唱被誉为新谭派,是四大须生之一。他与多位知名同行合作,如王蕙芳、徐碧云、荀慧生等,在上海天蟾舞台与雪艳琴合作并合拍电影《四郎探母》,这部作品是中国第一部完整情节的京剧电影。

解放后,谭富英主持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将相和》,与裘盛戎密切合作,不断创新,使得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在1952年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他凭借《将相和》获得了奖项。此外,与张君秋、裘盛戎合演的《大探二》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建国十周年时,他与马连良等人合作创作新编剧目《赤壁之战》,再次证明了他的才华无边。此外,与马连良合作的情侣对子也深受观众欢迎。随着逐步完善个人风格后的成熟期,更显得天赋异禀嗓音清亮丰神秀美。他擅长扮演正气凛然刚烈人物,以简洁明快洗炼朴实自然的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声音。

从程式化到化境,无痕迹地表现人物个性,如鲁肃般憨厚傻气,或诸葛亮般睿智凝重;从英雄本色到博大的胸怀,再至英武刚烈,每一幕都充满活力,让观众感受到他那鞠躬尽瘁精神面貌。尽管1964年因病离场,但他的严肃态度、高标准要求,以及对艺术追求的大义精神依然激励着后来的许多青年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