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德宗战火洗礼与考验的皇帝唐朝历代皇帝列表数据回顾
唐德宗李适(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是唐代宗李豫的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二十六年。他的早年经历了安史之乱,他在这场大变革中饱尝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李适出生于长安大内宫,是睿真沈皇后的独生子。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他14岁时随着长安失守而被迫流离失所。随后,他跟随父亲逃往四川,与其他皇室成员一起经历了家国之痛。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二十日,李适被立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并出镇陕州。他不仅平定了叛军,还因功被赐铁券、图形凌烟阁,并在同年的八月改封雍王。
广德二年(764年),他以长子的身份被立为皇太子,并于二月举行册礼。十七年的准备期结束后,大历十四年的五月,他继承父业成为唐德宗,即位初期,以强明自任,对待宰相严格,不容许权臣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然而,在建中四年的夏季,一系列事件使得他的统治开始动摇:“泾原兵变”爆发后,李适不得不仓促逃离京城,被迫寻找新的政治支持。这一系列挫折导致他对藩镇政策发生转变,从坚定的削藩政策转向姑息政策,使得原本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局面逐渐逆转。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适驾崩,由此结束了一段复杂而多变的历史篇章。在其死后,被追谥神武孝文皇帝,其庙号则称为德宗,最终葬于崇陵。尽管他的统治存在矛盾和挑战,但他作为一个人物,却留下了一些值得铭记的地方,如其诗作,这些都见诸《全唐诗》中。此外,由於他對內廷宦官採取了從疏斥到委重的大轉變,這也成為了解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