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高晓松解读五代十国后遗留问题社会如何应对历史无序期

我记得高晓松以前的看法是这样的,他觉得自己不像写歌的人,更不像搞历史的人,但他就是在那个领域里活动,结果总是让人感到既有趣又迷惑。最近,这个关于明朝是一个三无朝代的话题又重新浮现了出来,那么这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来仔细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高晓松的观点可能有些偏颇,他曾经提出过一些引起争议的说法,如郑成功被称为倭寇、美国对华一直友好以及明朝是一個三無王朝等。今天,我将试图系统地反驳这些观点。

所谓“三無”指的是没有明君、没有名士、没有名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确实存在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1) 明朝建立者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创立了一股兴旺发达的新时代,并且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消除了一些弊端,实现了社会和经济的大发展。这一点足以证明朱元璋是一位优秀的君主。

2) 明朝时期,有许多学者和思想家被尊祀孔庙,他们包括方孝孺、薛瑄、曹端等,这些人物都有很高的地位,是明显具有文化水平和知识背景的一群人。

3) 明初时期就出现了很多著名将领,如徐达、高操春李文忠傅友德蓝玉等,他们在南北战争中取得巨大成就,与古代著名军事家卫青霍去病相比,也能并驾齐驱;而在后来的征战中,比如靖远伯王骥、三征麓川抵御西北强敌,以及威宁伯王越在边境作战,都显示出他们作为名将的地位。

综上所述,明朝确实有其优秀之处,不仅有杰出的政治领袖,还培养出了大量文化精英及军事英雄。所以,对于高晓松提出的“三無”的说法,我持怀疑态度,不禁感叹他的这一论断实在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