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僧的头盖骨中国历史最神秘宝藏揭秘大报恩寺地宫深处的奇珍异宝
唐僧的头盖骨:揭秘中国历史最神秘宝藏,深入探究大报恩寺地宫里隐藏的奇珍异宝
大报恩寺坐落于江苏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1412年至1431年期间为纪念其生母所建的一座宏伟建筑群。这座琉璃宝塔曾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而这座南京最古老的皇家寺庙历经风霜见证了数代王朝的兴衰。
金陵大报恩寺之所以值得一提,其背后的故事与艺术价值更是令人着迷。该寺遭遇多次劫难,其中嘉靖四十五年遭雷火袭击,万历二十八年塔心木腐朽,清顺治十八年后内府及地方有拨款修缮记载。最后一次是清嘉庆七年修复竣工后绘塔图并附志。此外,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大报恩寺也开始走向覆灭之路。
传说中的毁灭不仅限于这一时期,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在1856年的太平天国内讧——天京之变中毁灭。而且,即使在1865年江宁机器制造总局建造厂房,大报恩寺遗址逐渐被蚕食瓜分,原本藏在大报恩寺的宝物也慢慢流失。
1958年,当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时,他们发现满山遍野都是琉璃构件和残片。一批五彩琉璃构件被发掘出来,并经过汪永平教授等专家的复原工作,最终确认这些就是大报恩寺塔的五彩琉璃构件。不过,这些史料记载中的两套备用构件究竟埋藏何处仍是个谜。
除了这层谜题之外,还有一项珍贵文物引起了争夺,那就是玄奘顶骨。玄奘圆寂后,其顶骨最初葬于白鹿原,但因黄巢起义墓地被毁,因此迁至紫阁寺。在988年,一位名叫可政的和尚将顶骨带回南京供奉于天禧寺(后来的大报恩寺)。然而,在1942年的日军占领下,大報恩師院三藏殿遗址上建“稻禾神社”时挖出石函,上刻有玄奘顶骨辗转来宁迁葬过程。尽管日军严密封锁消息,但各种传言仍然不胫而走,被多家媒体曝光。随后的文物移交过程,使得玄奘舍利分散保存在各地,而九华山僧人介绍称其中一份舍利自1943年封存至今,没有被动过,也应是最完整的一份。
2008年的修整活动中,又意外发现了一处地下地宫,其中包含一只铁函,不仅体积巨大、包裹严密,而且在地宫中还发现了石碑,上刻有“金陵长干师塔身藏舍利石函记”,成为宋代文物。此次铁函里的“微型宝塔”同样被证实是用丝织物包裹放置金棺银椁里的圣品,为此场景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而这个七宝阿育王塔,“七宝”的具体含义则以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为代表,将其精细制作成微型宝塔,以放置供奉舍利,为佛教文化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的情感线索。
正如前述的大量文献资料显示,这座佛教圣地拥有无数不可思议的事迹,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与艺术魅力。大報恩師院的地宮與歷史上的寶貴遺產為後世研究者提供了無數線索與機會,使我們對於過去能夠有更多深入了解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