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谦益以身殉国北宋灭亡的悲剧如同那一杯水太凉
我清兵入关,势如破竹,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的爱妾柳如是力劝我以身殉国,我同意了,大张旗鼓地对外声明欲效法屈原投湖自尽。可是从日上三竿磨蹭到夕阳西下,我凝视着西山风景,探手摸了摸湖水,说:“水太凉了,怎么办呢?”终究没有投湖。反倒是柳如是奋身欲跳,却被我拉住。我(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我常常思考宋朝养士的气节与明朝养士百年的变化。在宋朝,每个士大夫都有着不屈的精神,他们纷纷在崖山跳海,以死殉国;而在明朝,这种情况却发生了逆转,即使皇帝自己作出错误决策,如廷杖方孝孺十族,也会告诫我们:你的节操在他们面前不值一提,只有识时务者才能成为俊杰。在崇祯时代,我们又见证了一场悲剧——许多人选择以死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但也有人留言说:“你们误国,是谁怪呢?还是自己刚愎自用,使君臣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