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儿国学探秘王溥的智慧之旅
王溥,字齐物,生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卒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是五代至宋初的家和史学家。王溥生平,他于后汉乾祐中进士及第,授秋书郎。在李守贞等三镇叛乱期间,汉廷派郭威讨伐,这时郭威素知王溥才学出众,为之效力。叛乱平定后,缴获了一大批朝中官员与叛将往来交通的文书。郭威即位为帝后,广顺初,他被授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次年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三年加部侍郎、改端明殿学士。郭威临终前,将他任命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并说:“吾无忧矣”,当日即死去。
周世宗即位后,由于北汉南侵,他力主世宗御驾亲征。这场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北汉的嚣张气焰,为后周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周世宗得胜还朝,为褒扬他的远见卓识,加封其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在显德二年的攻秦战役中,他推荐向拱担任主帅,最终大获全胜,被赐酒说:“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 显德六年周世宗去世,其子柴宗训继位,但在第二年的正月初一,一场宫变爆发,在赵匡胤率兵回京夺权之后,只能赽快给赵匡胤叩头称万岁。
尽管失去了实权,但这段时间让他有机会深入研究历史。他家藏有万卷典籍,对史学尤具专长。在周恭帝时期,他曾参与编修《世宗实录》,并独自完成了《唐会要》100卷,以及《五代会要》30卷。这两部作品极富史料价值,因为它们是基于第一手资料编写,而且在新旧《五代史》之前就已完成,因此历来备受尊重。此外,《五代会要》的详细内容包括帝号与宫制度、高祖至德宗九朝典制,以及宣宗至唐末史事,使其成为了解那段历史的一个重要参考文献。此外,它们对欧阳修创作《五代史》的参考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从而展现了王溥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研究者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