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喜欢银杏吗犹如翻阅古老的汉记
《汉记》是东汉时期荀悦所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总共分为三十卷。荀悦字仲豫,是位喜好著述的人物。在献帝时期,他曾担任过秘书监和侍中等职位,并且还著有《申鉴》等其他作品。
献帝认为班固的《汉书》内容繁杂,不易阅读,因此在建安三年的时候,他命荀悦根据《左传》的编年记事方式来撰写《汉纪》,并于建安五年完成了这部史书。这本书约有十八万字,比起班固的《汉书》要短得多,仅相当于其四分之一。它从西汉开国之初的元年(前206)一直记录到王莽篡夺政权后的地皇四年(公元23)。
由于荀悦撰写此书主要是对班固的《汉书》的剪裁和删润,使得内容基本上不出现在《汉书》之外,但也偶尔会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比如卷二十六中的成帝永始元年的谏议大夫王仁疏,以及卷二十九中的哀帝元寿元年的侍中王闳谏,都没有在原版的《汉书》中出现。此外,《漢紀》的記載也有時不同。
這部書最大的貢獻在於,它繼承了由春秋、左傳開創的編年體寫作方式,並將其完善,使這種修史方法更加成熟,並成為與紀傳體並重兩種基本史書體裁之一。書中以“荀悈曰”的形式撰寫的事實評論充滿了對政局變化的深刻洞察,文字簡潔而富有釋懷,這些都被後人廣泛稱道。而且,《漢紀》的版本,以入選於清末民初出版的大型文學集萃——『四庫全書館』為代表,其流行程度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