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初三学生背诵罄竹难书的典故回顾初一至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我回忆起了隋炀帝杨广那段残暴的统治时期,他的政策导致天下大乱,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李渊在太原发动起兵后,自称大将军,并积极进攻隋军。在这个紧要关头,他还必须处理突厥的问题,因为他们当时非常强大。李渊既担心突厥会妨碍他的计划,又希望利用他们的力量,因此他听从别人的建议,与始毕可汗进行谈判。双方达成了协议:如果唐朝能够攻入长安,那么民众土地归属唐朝,而金玉缯帛则归于突厥。

为了赢得民心,李渊不仅开辟粮仓救济灾民,还招募义兵。不过,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所以在战斗中很吃力。此时,瓦岗农民义军首领之一的李密,在河南省东部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并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来谴责隋炀帝,其中包含了“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意思是用完南山上的所有竹子也写不完隋炀帝的罪行,用东海的大水也洗清不了他的罪恶。这句成语就此诞生,用来形容罪状过多,以至于写都写不完。

这篇文章一出,就迅速传遍全国,让人们对李密更加敬仰。他声望日益增高,即使其他反隋领导人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人也纷纷向他表示支持。不过,由于洛阳城尚未攻克,不久将成为自己的都城,因此李密决定暂缓即位。当时,我国北方的一位君主——宇文述,也想拉拢这股声势浩大的力量,便派使者与其接触,但最终未能成功。

另一方面,我国北方另一位君主——宇文述,也想借助这一力量,便派使者与其接触,但最终未能成功。因此,我推测,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或许会产生不同的历史结果。但总体而言,这场斗争并没有结束,它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继续观察着这些局势变化,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