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门投止的典故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张俭,东汉时期山阳郡高平人,以坚持正义而闻名。他的先祖张耳曾随刘邦反秦,封赵王。父亲张成官至江夏太守,有政绩。张俭年轻时被推举为茂才,不愿到刺史下做官,因病拒绝。
延熹八年,他任督邮,发现宦官侯览家占民田、残害百姓,上书揭露其罪行,但多次落入宦官手中。他亲自铲除侯览母坟,又上书言其罪,被称赞勇敢无畏。
后来,他的同乡朱并因恨他而诬告他与24人结党图谋不轨,当时汉灵帝便下诏捉拿“党人”。张俭逃亡,看见有人家就投宿,在逃难途中,没有一户人家不收留他。这就是“望门投止”的由来。
最后,他逃到东莱,与李笃相助,最终在黄巾起义爆发后返回故里,但未再涉足政治,最终闭门谢客去世。名士谭嗣同在狱中提及他,用典以表豪气和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