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历史故事中的大姑娘出嫁为什么要坐那古老的花轿
在中国近代历史故事中,关于大姑娘出嫁坐花轿的习俗,人们常说与乾隆皇帝有关。早在清朝乾隆二十年之前,不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出嫁,都不会坐轿,而是骑着毛驴去夫家成亲。大姑娘出嫁坐花轿的风俗,是在乾隆皇帝巡视河南中牟县后才开始流行的。
据说,在乾隆二十年,他来到河南进行巡视黄河筑堤的情况。在郑州市东面的中牟县,乾隆满面春风,信步而行。他在这里拜谒先贤胜迹、赏览民间风情、体察乡野民风,对当地情况兴致勃勃。这天,他站在中牟县衙外的一个池塘前,看着池塘里盛开的荷花和垂柳,就不禁吟诵起了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吟咏西湖诗句:“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杭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正巧,这时迎面走来一支迎亲队伍,他们吹吹打打、鞭炮响亮、披红挂彩,一片热闹非凡。原来,这是有名才女刘若莲小姐出嫁之日,她坐在毛驴上坚决不让路。衙役命令队伍让路,但若莲不同意。她说:“婚姻大事,一生只有一次,即使遇见当今皇上,我也不会让路。”这句话深深吸引了身边的乾隆皇帝。
于是,他走上前去,只见毛驴上的若莲如花似玉多姿俏丽动人。当时的情景令他印象深刻。他提出一个条件:如果她能对他的诗作下联,并且写一首相应的诗,那么他会放弃治罪她的决定,并许愿她坐自己的御轿送到新郎家。如果她能够完成这一切,他就不会惩罚她冒犯君王的事业。
若莲接受挑战,她迅速对上了“画上仙女”、“狂生却难求”。接着,她以“黄河岸边卧铁水牛”为题写了一首诗:
康熙令铸一铁牛,
置堤镇水几十秋。
狂风拂拂动细雨,
霏霏有汗流。
青草河水难进口,
无绳勒索却昂头。
牧童有力牵不去,
千年万载永驻留。
此番诗作深受赞赏,由于她的才华横溢,以及勇气和智慧,大姑娘从此开始乘坐花轿结婚。而这段故事,也被后世传颂至今,被称为“大姑娘坐轿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