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常识知识大全望门投止的典故对偶
国家常识知识大全:望门投止典故变奏
1、望门投止解析
望:观察。 投止:寄宿。 逃难或逃离时,见有人家就前往寄宿,寻求暂时的庇护。后来泛指在紧急情况下,无处可去的地方。
2、望门投止故事
张俭在逃亡中,只要看到有民户的大门,就前去求助,没有一户人家不收留他。这就是“望门投止”的由来。张俭为什么要逃亡?为什么每个家庭都愿意接纳他?
张俭字元节,是东汉山阳郡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他父亲曾官至江夏太守,有政绩。在年轻时被推举为茂才,被中央政府安排到州刺史属下做官,但因认为刺史品德才能不足而拒绝就职。
延熹八年(165年),张俭任山阳郡东部督邮,负责督察纠正当地官员和百姓的违法行为。他发现宦官侯览家族侵占民田、残害百姓,便上书朝廷揭发其罪行,最终导致侯览及其家族遭诛杀。
然而,侯览怀恨于心,在找机会报复张俭时,他唆使同乡朱并诬告张俭与本郡24人结党图谋不轨。当时正值党锢之祸最严重的时候,不经查证便将他们定罪捉拿。张俅得知后潜逃,用尽所有可能找到避难所,人们因为他的勇气和品德,都冒着被抄家的危险接纳了他。
3名人的典故应用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因变法失败而入狱,在狱中写下了豪迈诗篇《狱中题壁诗》其中提到:“望门投止思張俅”,表达自己即将面临死亡,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信念,与張俅对比,并借此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