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知识竞赛题库900题望门投止的典故对偶考古探究
历史知识竞赛题库900题:望门投止的故事与品德考古
望门投止的含义
望:观察。 投止:安顿。 逃难或奔逃时,见有人家便去投宿,求得暂时避难之地。后泛指仓促之间,无处可寻的地方。
望门投止的传说
张俭在逃亡途中,只要看到有居民的大门,便前去寻找庇护,没有一户人家不收留他。这就是“望门投止”的由来。张俭为什么要逃亡?为什么每个人都愿意接纳他?
张俭简介
张俭字元节,东汉山阳郡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他是继承了家族政治遗产的成员,其先祖张耳曾随刘邦反秦,被封为赵王;父亲张成官至江夏太守,有着显赫的政绩。在年轻时即被地方官推举为茂才,并被中央政府安排到州刺史属下任职,但因认为那位刺史不具备做官品德和才能而拒绝就职。
揭发侯览罪行
张俅查证事实后,上书朝廷揭露侯览及其家人的劣迹罪行,并请求治其罪诛杀之。但他的上书多次落入宦官手中,对张俅怀恨在心。
报复与陷害
后来,侯览唆使朱并上书诬告张俅和本郡24人结党图谋不轨。当时正逢党锢之祸最烈,汉灵帝未作调查便下诏捉拿张俅等“党人”。身陷困境中的张俅闻讯潜逃,在窘迫之际,看见前面有座大门,便敲开投宿。他所到的每个地方,都有10余户受牵连宗族遭灭族。
最后的岁月
后来,张俅逃到了东莱,与李笃同住。在外黄县县令毛钦带兵搜捕时,李笃劝毛钦放过張晙:“春秋卫国大夫遽伯玉独自为君子感到羞耻,你是否也想将仁义归于自己?”毛钦叹息离去,而李笃护送張晙至塞外。
名人的典故引用
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变法失败后,在狱中写下著名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借用了“望门投止”故事中的勇气与坚持,用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操和对正义无畏斗争精神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