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现代卷292艾森豪威尔军人转身外交家

在1944年6月5日至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底登陆事件震惊了世界。盟军总共动用了288万兵力、13700架飞机和9000艘舰艇参与这场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役。这个战役的最高指挥官是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这不仅使他名声大振,也被载入史册。

1890年,艾森豪威尔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他选择成为一名军人,并非完全出于个人喜好,也不是父母的意愿,而是与家庭背景有关。在贫困环境中长大的他,与其六个兄弟相比,他能免费进入西点军校。这决定对他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艾森豪威尔从西点毕业时获少尉军衔,但由于战争爆发,他并未参加海外作战,而是在国内进行训练工作。在巴拿马服役期间,他受到了康纳少将的特别栽培,其后又被保送到陆军指挥参谋学院学习。1926年,以全校第一名成绩毕业后,又继续到陆军军事学院深造。

在早期的职业生涯中,艾森豪威尔幸运地遇到了潘兴和麦克阿瑟两位美国陆军建立声望的人物。他对他们极为崇拜并追随多年,最终在1939年的九月回国,不顾麦克阿瑟等人的劝阻和挽留。他坚决要求回国,并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不久,被任命为团长,然后升迁为第3集团軍參謀長,再晋升准将。

1941年的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軍基地,对美国宣戰後八天,美國對日本宣戰。在这一系列事件之后几周内,他被任命为战争计划处副处长,不久提升為作戰廳長,並且很快就升為少將。这是他步入统帅部与马歇尔长期合作开始的标志性时刻。

尽管当时许多人认为太平洋地区更重要,但罗斯福和马歇尔却将欧洲作为优先考虑之地。艾森豪威爾支持這種戰略觀點,在1942年的三月提出了如何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致策略:集中大量美軍於英國,並拒絕將他們分散使用於任何邊緣性的攻擊上,在歐洲上空獲得空中優勢,然后從英國渡過海峡直抵法國與德國。此計畫雖然遭到英国方面一些具体细节上的分歧意见,但最終得到了罗斯福總統的支持並實施。

随着时间推移,艾森豪威爾逐渐成为了一个能够单独领导战斗并取得成功的人物。他首先担任北非盟軍总司令,在那里他赢得了胜利,并且展现了卓越的地缘政治才能,使自己获得“外交家”称号。此后的历史证明,这份评价是正确无误的,因为他的确既是一个伟大的士兵,也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官员。当他去世的时候,一代人的记忆里都有着这位伟人的形象。而今天,我们可以通过观看《世界历史纪录片合集》——高清版本,从不同角度了解这段历史,以及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德怀特·D·埃伊森霍华二世(Dwight D. Eisenhower)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