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望门投止的典故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2021年对偶

张俭的故事:初中历史中考必备知识点2021年对偶

张俭,字元节,东汉山阳郡高平人。他的先祖张耳跟随刘邦反秦,被封为赵王。父亲张成官至江夏太守,有政绩。他年轻时被推举为茂才,中央政府安排他到州刺史属下为官,但他认为那位刺史不具备做官的品德和才能,就以有病为由拒不就职。

延熹八年,他任山阳郡东部督邮,负责督察纠举当地官民违法之事。当时宦官侯览在桓帝时任中常侍,因参与诛杀梁冀而封侯。他依仗权势,大事聚敛,强占民田、残害百姓。张俭查得事实,上书朝廷揭发侯览及其家人的劣迹罪行,并请求治其罪而诛杀之。但多次上书都落到了宦官手里,只好亲自带领属下抄没侯览的家。

后来,侯览唆使同乡朱并上书诬告张俭与本郡24人结党图谋,不轨。当时正逢党锢之祸最烈,便下诏捉拿“党人”。张俭闻讯潜逃,在窘急之际,看见前面有座大门,便敲门投宿。人们佩服他的品德与胆量,都冒着被抄家灭族的危险收留他。

后来,他逃到了东莱住在李笃家,但外黄县令毛钦带兵前来搜捕。李笃护送他逃到了塞外。在黄巾起义爆发后,他返回故里,但始终推辞不去任职,最终因赈灾活命百余人而死于许昌,以84岁高龄告终。

谭嗣同变法失败后,在狱中写下豪气冲天的诗句:“望门投止思张俭”,赞颂了主动正义、无畏牺牲的人生态度。这段历史经典,再现了古代英雄们为了正义不惜牺牲一切精神风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文教训和历史启示。